科学家故事 查看详细>>

邱式邦:治虫安邦七十载

农业昆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式邦潜心研究害虫防治70余年,一生致力于中国植物保护事业。早年从事害虫防治工作时,邱式邦将理论学习和实际调研相结合,总结出蝗虫、松毛虫、玉米螟、大豆害虫、甘蔗害虫等多种农林害虫的发生规律、预报预测方法、综合防治技术等,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他极有远见地认识到过度依赖化学农药的弊端,并从上世纪70年代起积极倡导综合防治。他提出的“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在1975年被确立为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

此后,邱式邦致力于推动生物防治学科建设,保护本土害虫天敌,并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天敌资源引种交换业务。


沈其益:一生奉献科教兴农

1909年12月17日,祖籍苏州的沈其益出生于湖南长沙。他的祖父沈克刚是清末举人,长期在岳麓书院讲学,弟子中有曾任民国政府总理的熊希龄等人,后任四川盐源县和重庆县知事。他的三叔祖父沈克诚则深感清廷腐败无能,誓不入考场为官,将谭嗣同和唐才常引为知己,在武汉密谋起义,失败后赴北京,在一家外国的报刊做记者,后因刊出清政府与沙俄签订卖国密约之事而被处死。

受此影响,沈其益的祖父弃官回乡,担任长沙慈善事总公会会长和湘雅医学院中方董事,又创办长沙仁术医院,造福桑梓。他的父亲沈明彝曾加入同盟会,专修会计专业,历任多所银行的会计主任,但不幸中年丧妻,独自抚养4个子女。这样一个开明绅士和革命烈士家庭,赋予了沈其益深厚的家国情怀和革命精神,也促成了 他走上科学报国之路。


魏寿昆:冶金领域当之无愧的一代宗师

10年前,2014年6月30日,魏寿昆院士与世长辞。从兴业救国到投身理论研究,他以祖国的需要为己任,见证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发展之路;从抗战时期坎坷迁徙到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的艰难创业,为中国培养了四五代冶金人才。

他既是提灯人,也是“筑桥者”,引领着一代代冶金人才投身钢铁事业。


马克俭的“故纸堆”

马克俭(1932— )我国著名结构工程专家,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32年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县。毕业于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现湖南大学)营造建筑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958年毕业后到贵州工学院土建系任教,扎根贵州,从事教学、科研和生产工作逾60年,原创性地提出混凝土空腹网架结构、预应力空间钢网格结构、空腹夹层板结构、空间网格盒式结构等结构体系,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并应用于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被国家及贵州、湖南、黑龙江等地编制成技术规程用于指导工程活动,为贵州省培养了大量结构工程人才,为推动我国结构工程学科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嘉泳:一心“耕海”  一生育人

李嘉泳(1913—2012)海洋生物学家,中国无脊椎动物胚胎学的奠基者、主要创始人。1935年考入山东大学生物系,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生物系。1941年3月,任中央大学生物系助教。1946年任山东大学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协助童第周筹办山东大学动物系、海洋研究所。后任山东大学生物系副主任,并主持山东大学标本站工作。1959年,创建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生物系,并先后担任系副主任、主任,历届山东海洋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作为一门学科,要对国际上过去、现在的发展有所掌握,要有这方面的研究;还要有设备、标本,要拿出标本让人看到实在的东西;还要开出实验课。”海洋生物学家李嘉泳对无脊椎动物胚胎发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他开创了中国海洋生物事业,并一生致力于这项事业的基础性教学工作。


方俊:从练习生到院士

考入顺直水利委员会当练习生的方俊,从大地测量开始进行实践调研,之后投身于地图投影理论的学习,同时开展地球物理学中地球重力方向的研究,将大地测量与地球重力联系起来,填补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

可以说,大地测量学家、地图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方俊这一生都与大地结缘,他扎根在土地上,持续不断为祖国的科学发展进步作出贡献。


沈平平:油田开发专家的三个梦想

马克思曾说:“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笛卡尔也说过,“一切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我国油气田开发工程专家沈平平,就是一位善于用数学解决科学问题的人。

沈平平说,他是一个平凡的人,只想干点平平常常的事。就是这样一位从数学系走出来的大学生却成长为我国油田开发领域的大专家,干成了几件不平凡的大事,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靖玉树:追寻中国珠算的根与魂

1995年,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中国珠算史研究会委员、中国算理算法研究会委员、中国珠算协会理事;2007年,成为中国珠算文化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论证专家;2013年,珠算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靖玉树成为中国珠算传承人之一。

靖玉树的一生“先抑后扬”,早年偏居一隅,默默积累,后期随着他在珠算领域的深入研究而蜚声海外。


范绪箕:托举中国航空梦

无论是作为航空教育家还是科学家,范绪箕超过百岁的人生都与航空结下了不解之缘。航空是他最初的梦想,也是他始终无法放弃的事业。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与钱学森一样,师从航空航天界的科学泰斗冯·卡门。回国后,他创建了一个航空工程系,筹建一所航空院校,为另一所航空院校改制,使它们走上平衡发展的道路。他是最早提出研制中国自制无人机的科学家,90多岁撰写专著,有人称他将自己活成了一部“中国航空航天教育发展史”。


王长钰:运筹人生 矢志不渝

本科毕业,非名校出身,没有名师指导,他是地地道道的靠着自身努力成长起来的本土科学家,他的成功离不开个人的刻苦自学与不懈钻研。

他是运筹学家王长钰。在理论研究方面,他证明了Wieszfeld关于最优场址算法的收敛性,并首次估计了收敛速度;首次证明了美国数学家Wood与Charks对非线性管网提出的逼近法的收敛性;他设计的非线性规划的一种有效算法被命名为“L—W”算法。在应用方面,他领导研究团队应用运筹学系统工程对农村的产业结构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先后在山东省内外多个县市范围内实施应用,对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黄汲清:突破理论束缚,摘掉“中国贫油”帽子

近70年的地质生涯,黄汲清心怀“敲遍天下每一块石头”的愿望,“手把锤子出大门,上高坡,下深谷,越大山,爬峻岭”,徒步万里,踏遍祖国河山,凭借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扎实专业的理论基础、成熟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国石油资源的勘查和开发,为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等大油气田的发现作出了卓越贡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际地质学界影响深远。

为纪念黄汲清对中国大地构造和石油地质作出的卓越贡献,国际小行星委员会批准将编号“215023”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黄汲清星”。从此,浩瀚的宇宙中多了一颗“黄汲清星”,在历史的长河中闪闪发光。


贲德:擦亮战鹰之眼的“拼命三郎”

中国需要研制出自己的机载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当时40岁出头的贲德接到了这项任务。

无疑,这项研究异常艰难。贲德从没有接触过也没有听说过机载雷达,且国内既无资料又无相关研究人员。不过他相信,他所在的国防部第十研究院第十四研究所(现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4研究所,以下简称14所)能研制出我国第一部超远程相控阵预警雷达,也能完成研制机载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的任务。

从1979年底接到任务,到1993年试飞成功,历时10多年,贲德如同拼命三郎般带领团队不怕苦、不畏难,终于完成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王绶琯:永垂天幕的“科学启明星”

王绶琯院士近百年的人生,可以很清晰地分为三个阶段,确定目标的青少年时期、创造多项学术成果的研究阶段和为科学普及奔走并亲力亲为的晚年时期。而在这看似简单的经历中却有许多精彩故事,比如,非科班出身的他毛遂自荐,向时任英国伦敦大学天文台台长格雷戈里写求职信;他带领团队将中国授时精度提高到百分之一秒,从此“北京时间”响彻神州大地;又如,1998年,他向几十位院士和专家致函,提出建立“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等等。

他的努力、期待、情怀正如他在80岁时写的诗句:“莫听岁月随波去,待看凤凰浴火来。”


庄逢辰:一生献身“燃烧” 推进火箭腾飞

初遇“燃烧”是他的出生日。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战火燃烧到上海。这一天,庄逢辰在江苏常州出生。

又遇“燃烧”是他求学时。195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开设我国首个锅炉制造专业,读大三的庄逢辰被提前调出当老师,开始锅炉燃烧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62年调入新成立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专业继续开展燃烧教学科研工作。

再遇“燃烧”便是一辈子。1970年,庄逢辰被调到国防科技大学(原长沙工学院),历任燃烧理论和热学教研室主任、火箭推进技术教研室主任等职。以后的几十年里,他一直致力于液体火箭燃烧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他不仅是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发现者

今年是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95周年。我们在周口店遗址获得的科学发现与研究成果并非一蹴而就,很大程度上来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裴文中的坚持和执着。

在裴文中身上体现出的自强不息的科学探索和创新精神,至今对学术界有深刻的影响。今年1月19日是裴文中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谨以此文纪念这位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科学家。


李洪钟:深耕流态化 厚积展“洪”图

上世纪60年代参与全国顺丁橡胶攻关会战是化学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洪钟科研生涯的起点,他没有因为已取得的成绩而停下学习的脚步。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考试,37岁的李洪钟开始攻读硕士、博士,并在45岁获得博士学位,随后赴国外留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也许正因为有这份坚持和韧性,他们这辈科学家才能做出比肩国际的研究成果。


郭和夫逝世30年:念良师 思益友

30年前的9月13日中午,我与往常一样下班后回家,一进家门,夫人沈梅芳就声带悲伤急切地对我说:“刚才王国祯(以郭和夫名义招收、胡皆汉具体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来电话告知,郭和夫先生已于今天早上4时病逝!”我听后,如同头顶上着了一个焦雷,好半天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尽管前几天我已经知道郭和夫去黑龙江出差途中,突发脑溢血被送进哈尔滨的一家医院,病情十分严重,当即预感到医治好的可能性不大,但噩耗传来时,我还是不愿接受这残酷的现实。因为我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研究所和国家失去了一位忠诚于科学事业的杰出科学家。我再也看不到郭和夫那慈祥而友善的面容,再也不能与郭和夫促膝谈心、倾述衷肠。

当晚我悲痛异常、难以入睡,追忆与郭和夫在一起的往事,满是伤感。怀念曾经的恩师,思念曾经的友谊,经历过的每一个画面都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顾知微:一生探索祖国的地质资源

顾知微院士从来都不是一位只在书斋里做研究的科学家。

20世纪40年代,顾知微在地层古生物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让他成为当时的学术新星,但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国家的需求,他花了数年时间转而进行煤田地质调查;之后又放弃了熟悉的海相三叠纪地层和化石研究,转向中生代和新生代,主要从事侏罗、白垩两纪非海相地层和双壳类化石这些当时还处于一片空白的研究,因为这些地层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和其他金属、非金属等宝藏。

1958年,他提交的报告为大庆油田的发现提供了参考。1982年,顾知微和其他科学家一起参与的“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正如他在文章《为科学而科学的路走得通吗》中所说,科学的本质是为人民的利益和幸福而服务,科学工作者不能关在实验室里……


温诗铸:开拓中国摩擦学,铸就“诗意”人生

2023年11月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温诗铸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青山伴水依然旧景,绿柳拂岸又是新春!没有昨日百丈冰,哪有今日花枝俏?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已是春风桃李,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遥望天际,却见闲云野鹤,悠游于万里晴空,俯视神州大地,尽览人间春色。期盼这方曾经为之挥洒汗水的学术园地能果实丰硕!‘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温诗铸在2015年《峥嵘岁月,漫漫求索路——摩擦学研究的历史回顾》中如此写道。这位一直坚守在摩擦学研究前沿、开展国内摩擦学研究的先驱者,在他90多年的人生中经历了怎样的“情”和“沧桑”?


王琎:会通中西科学文化的践行者

尽管从广义上讲,我国古代也创造了丰富而独特的科学文化,但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仍是源于西方。直到今天,如何更好地对西方科学文化去粗取精,使之与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有机结合起来,仍是绕不开的主题。因此,历史上那些关于会通中西科学文化的思考与探索,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在近代中西科学交流史上,早期庚款留美生是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大多出生于1890年前后,于辛亥革命前后赴美留学,既对中国传统经典、传统社会结构有较系统的了解,又深入学习过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站在两种文明的交点上,对于会通中西、复兴中华有着天然的优势和极大的热情。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在科学文化、科学史研究方面有所建树,中国近代分析化学和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先驱者之一王琎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李东英:一心为国 一生“烁”金

2020年9月22日,我国稀有金属冶金及材料专家、稀有金属工业创始人之一李东英院士逝世,享年100岁。一个世纪风云变幻,李东英书写了自己的成就:开创了中国稀有金属工业,成功研究30余种稀有金属的生产方法,保证“两弹一星”等军工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尖端技术所急需的新材料;首次将稀土微量元素用于农业;提出金属钛资源开发并主持应用推广,等等。

“我觉得工作从来没有停过,但我不觉得累。”李东英微笑着,用浅浅的话语承载着厚重的百年生涯。


陈俊亮:点亮中国通信领域之灯

从陈俊亮在高中时自己决定转校、留学苏联时又主动选择两位导师可以看出,他一定会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学术道路。主动思考、打破常规、不随波逐流,这些词用于描述陈俊亮的学术成长是那么贴切,这也是他能在通信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所在。

2014年,中国计算机学会授予陈俊亮“CCF终身成就奖”,以表彰他在计算机通信科技领域的创新成就和贡献。


张兴栋:“从硬到软”的新材料,“从无到有”的话语权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张兴栋就开始了材料科学的研究,研发出立方氮化硼、高强度人造聚晶金刚石及其磨具、刀具,以及等离子喷涂超深井硬地层人造金刚石钻头。

这时已取得一定成绩的张兴栋开始“转型”,从“超硬材料”转向生物活性材料研究。上世纪80年代初,他研发出生物活性人工骨、涂层牙种植体和人工髋关节等。上世纪90年代,发现材料可诱导骨形成,建立理论雏形,首创骨诱导人工骨并推广临床应用。21世纪初,发现亦可诱导软骨等形成的材料,提出“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即无生命的生物材料通过自身优化设计,可诱导有生命的组织或器官再生,开拓了生物材料发展的新方向。

转型成功的奥秘在哪里?这要从张兴栋不断“逆袭”的故事中去寻找。


郑守仪:一见钟情有孔虫

近70年前,1956年6月30日,一位文静娴雅的女学子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了从菲律宾马尼拉飞往香港的航班。后来她成为中国有孔虫研究的佼佼者,使我国现代有孔虫研究跻身世界前列。她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郑守仪。

那年,背着亲人,在朋友的帮助下只身来到机场,郑守仪的心情如同在气流间颠簸的飞机一般。回到祖国的兴奋和难舍的亲情相互交织,难以言表。

“父母定会为此伤心而难过。原谅我吧,我是你们的女儿,也是祖国的儿女!”


姚熹:向世界铁电陶瓷领域传递中国声音

铁电陶瓷是一种特别的材料,它永久带电,主要用来做电容器、传感器和某些执行器,在一些最新的电子设备中使用得比较多,比如一部手机的电容器有几百个,里面绝大部分是用铁电陶瓷做的。但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姚熹读大学的年代,这还是冷门行业,中国在该领域几乎是空白,而他一做就是60多年,没有改变过。

姚熹不仅深耕铁电陶瓷领域研究,还努力使中国电子陶瓷研究国际化、前沿化。而这背后的关键词是:一步一步往前走、持之以恒、反复实践、勇于探索、踏实肯干、求真务实、不怕艰苦以及前沿意识和丰富的想象力。


张光义:“极目”雷达 远眺“天际”

雷达并不是张光义最初选择的研究方向。1953年高中毕业的张光义被选派到苏联留学,在北京学习两年俄语后,于1955年9月进入莫斯科水利学院学习。

1956年夏天,他响应国家号召,义无反顾地放弃了钟爱的水利专业,转到莫斯科动力学院无线电技术系学习雷达技术,这也开启了他全新的人生。


张懿:踔厉奋发 “懿”心报国

除了在学术上指导年轻学者外,张懿经常鼓励大家将成果产业化,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张懿80岁生日时,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张锁江院士撰文写道:“这些年间,我对张院士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她既可以优雅从容地站在讲台上,也可以不顾疾病缠身坚守在生产一线。到如今,张院士已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却依旧兢兢业业地奋战在科技创新的第一线。我常常会在所里遇到张院士,我常想,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她,让这位老人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耕耘、奉献、付出着,我想这必是科技报国的坚定信念,才能心无旁骛,始终坚守!”


马克俭:克勤克俭,开拓新空间结构

“创新不是赶时髦凑热闹,只有结合实际的技术创新,才是真正有用的创新。”建筑工程是应用科学,在这个领域搞科学研究,不能停留在书本和论文上、将科技成果束之高阁。把科技成果应用于具体工程,将它转化为扎扎实实的现实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这是马克俭穷尽毕生精力做科研的追求和真正乐趣。

马克俭的学术成长经历也是我国结构工程学科发展的浓缩史。“克勤克俭”是马克俭一生的真实写照,他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鼓舞着每一位科研工作者。


胡敦欣:耕海踏浪写华章

高考前夕,山东大学海洋系来挑选优秀学生,成绩优异的胡敦欣毫无悬念地被选中了。招生老师说,“海洋有重要的国防意义,国家急需海洋科学人才”。“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胡敦欣毅然将高考第一志愿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改为山东大学海洋系。就此,胡敦欣踏上了海洋科学的“命运之船”,开始了他与海洋科学一生的缘分。

正如多年后,面对“您要研究海洋科学到多大年纪”的问题时,胡敦欣以他60余载的实践给出了回答——“forever(永远)”。


马育华:追求卓越 兴农报国

马育华(1912—1996)广东海丰人。作物遗传育种学家、数量遗传学家和农业教育家。金陵大学学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硕士、博士。曾任北京大学农学院农艺系代主任、金陵大学农艺系主任、南京农学院农学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学学科评议组第一届召集人、组长,第二、三届成员。

他创建的南京农学院大豆研究所是当时我国南方大豆研究的一个中心;他的《植物育种的数量遗传学基础》是我国该领域首部专著;《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是该领域首部统编教材;他指导的研究成果“中国南方大豆地方品种群体特点和优异种质的发掘、遗传与选育”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杜祥琬:自主创新,把中国做强大

不论是在核物理领域继承创新,在强激光领域开疆拓土,还是在能源气候变化领域登高望远,杜祥琬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己任,高扬自主创新的旗帜,在基础前沿和技术创新领域奋勇争先。

“没有人教你怎么样把中国做强大,把中国做强大,只有靠我们自己。”这句话是杜祥琬院士家国情怀的真情流露,更是我们中国科学家自我超越、实现科技强国梦的使命与担当。


陈式刚:愿有生之年给年轻人一点“荫凉”

“陈春先说他乐于思考,我觉得我自己也是如此……和他一起工作的时段是我感觉最好的时段之一。他是我们的保护伞,大树底下好乘凉,之后,邓稼先和周光召先生也曾是我身边的‘大树’。但愿自己有生之年也能给年轻人一点荫凉感。”这是陈式刚2004年8月15日写给老友、科院院士郝柏林电子邮件中的一段。

我们常常探讨做大学问者境界究竟如何,或许从这段话中可略窥一二。

“但愿有生之年能给年轻人一点荫凉感。”这是陈式刚在众多前辈的关爱下自由成长,并将这份关爱传承给后辈的一段佳话。


周国治:将所知所学用于祖国传与后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证书的首页写着这样一句话:“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周国治说,这句话是对院士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基本要求,随着国家科学技术水平逐年提高,“向世界看齐”是对大多数院士的要求。

在学术生涯中,周国治始终没有忘记这份荣誉所赋予的责任,也时刻以此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审视自己的科研工作。


黄克智:清华园里的“三严”大先生

他是清华园乃至力学界闻名遐迩的严谨先生。因为严谨,他博学多才;因为严谨,他硕果累累。他的严谨不仅成就了一生的业绩,也影响了他的学生,影响了清华大学,影响了力学界,影响了一代人。

他是黄克智。2022年12月6日,黄克智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家中逝世,享年95岁。


晴暖麦田 祺祥沃土——追忆小麦育种学家李晴祺

2022年2月18日,我国著名小麦育种学家、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李晴祺因病逝世,享年92岁。

在近70年的学术生涯中,李晴祺凭借一腔赤诚的报国热血,脚踏实地、勇于创新、严谨治学,扎根农业教育科研园地,用毕生心血浇灌出金色麦浪,为我国“三农”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此,我们特刊发纪念文章,缅怀李晴祺先生。


陈洪渊:穷究物性 “渊”谋远略

“穷究物性,敢为人先,勇于攀登,严谨求实,为开拓创新之首要;心系祖国,团结协同,激励奋进,志在奉献,为付诸行动之根本!”这是陈洪渊为2018年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撰写的寄语,道出了所有科学家矢志创新、奉献祖国的心声,也是他60余年献身科学的真实写照。

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以无私的胸怀关照同行与后辈,以智慧的谋略规划未来,陈洪渊就是这样一位具有战略高度的科学家。他以满腔赤忱投身于我国的化学事业,初心如磐。

他在为化学、为科学事业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并将继续走在分析化学这条“穷究物性”的路上。


“当年我们就是这么走出一条路来的”——贺贤土学术历程四项自我修养“秘笈”

在走近和了解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科院院士贺贤土的学术人生和心路历程后,一位具有强烈时代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的科学家形象跃然于眼前——他孜孜不倦、勤奋耕耘,执着前行、不懈探索,视野广阔、思维敏锐……

在圆满完成繁重的国家任务之余,他还从研究任务中提炼出基础课题进行深入探索,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领域不断推出国际一流的成果。


童晓光:毕生找油献祖国

自1964年从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分配至大庆油田起,童晓光便踏上了为祖国找石油的艰难征程。从松辽平原、辽河两岸到黄土高原,从吐鲁番盆地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他跋山涉水、不辞劳苦,为搞清我国油气田的分布规律和勘探方向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查阅资料、现场勘探、总结经验, 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意见和建议,解决了我国石油勘探的多个难题,为我国的石油勘探拓宽了思路。

从上世纪90年代起,童晓光的脚步开始迈向世界——从亚洲到非洲,从南美洲到大洋洲,他潜心研究世界石油的潜力,积极促进跨国油气开发,用自己的奋力攀登引领着我国石油国际勘探的发展。


黄培云:一颗报国心 一世“粉末”情

他不忘初心、忠于国家,凭借科学救国的一腔热血,在国困民穷的时代毅然回国;他开拓创新、学术引领,创立了著名的粉末压制理论和烧结理论,研制成功多种用于核、航天、航空、电子等领域的粉末冶金材料,为中华崛起贡献力量;他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秉持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伟大的奉献精神,在物质匮乏的岁月甘之如饴,为人才培养倾注心血;他皓首穷经、严谨治学,是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更是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人……

他就是中国粉末冶金学科奠基人、中南矿冶学院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黄培云。


刘大响:隐于青山 响誉蓝天

近年来,进入耋耄之年的刘大响依然“飞行”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只要有关航空事业发展的会议、展览、论坛,他都要挤出时间参加,借机大力宣传发展航空应急救援、发展通航产业和根治飞机“心脏病”。

“献身航空动力,立志报效祖国”,这是刘大响60多年一直奉行的信念。

如今他依然肩负责任和使命,四处奔波、建言献策。“我是属牛的,老牛自知使命重,不用扬鞭自奋蹄。为了让国产飞机都装上强劲的‘中国心’,我愿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程顺和:深耕扬麦谱华章

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5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程顺和深耕小麦广适、高产、优质和抗赤霉病等领域,育种兴农、兴农安邦,参与育成扬麦3号、扬麦4号,主持育成扬麦5号、扬麦158、扬麦9号至扬麦26、扬糯麦1号等一代又一代优质良种,为我国的小麦育种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程顺和,这位言传身教的老师、深耕麦田的科学家,在半世纪的小麦育种生涯中沥尽心血,始终抱定坚韧不拔的信念——他开创了小麦选种鉴定注重综合性状协调点的时代,初步解决了温暖湿润生态区小麦育种中广适高产与抗赤霉病相结合的世界性难题,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科技兴农富农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作为小麦遗传育种学科的带头人,他仍在关注小麦生产提质量和降成本的现实问题……


于俊崇:“于”无声处作波涛

“于俊崇(1940.12.5— ),核动力专家。生于江苏省滨海县。196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称东南大学)。曾任国家重点工程副总设计师、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工程研制总设计师。”在中国工程院的网站上,于俊崇院士的介绍简明扼要,乍看上去,似乎毫不起眼。

事实上,在关于他的简介中,隐晦简略的描述屡见不鲜——由于涉密程度高,于俊崇干过的许多工作是“隐形”的。数十年来,这位核动力事业的参与者,一步步成为引领者,见证并亲历了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整个发展历程,并为之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他大半的科研生涯是在深山基地中度过的。“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是于俊崇这一代核动力人的写照。透过默默无声的“隐形”工作缝隙,仍能窥见于俊崇奔涌不息的波涛人生。


90年前那次影响深远的考察之旅——谢家荣与陕西地质

在长达半世纪的地质生涯中,谢家荣对陕西地质颇为重视。从1926年的《中国矿业纪要》(第二次)到上世纪50年代的石油普查,他对陕北的石油一直关注较多。

1932年对华山和陕北的考察,是谢家荣一生中对陕西地质进行的最重要的实地考察;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于1951年5月赴秦岭考察黄牛铺—清风阁—北兴街一线和黄牛铺—后柳沟—银洞滩—黑山沟—老厂一线,以及碾子坝、堆子上等地的地质,并赴西北大学讲课一个多星期;1953年5月还曾赴渭北煤田考察。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32年的考察。此次考察谢家荣提出了华山地貌冰川成因的可能性,指出了陕北盆地的南界、河套的河流袭夺成因,认为陕北“或有发现大油田之可能”……


惟愿一代胜一代——孙承纬父亲孙启粹的座右铭

这是一张写于70年前的卡片,10厘米见方,四周用绿色水彩勾了边,由于时间的久远,纸色已泛黄发褐,看不出原本颜色,但黑色且俊朗有力的笔迹却依然清晰,文字由左至右纵向排布,左下角一枚红色的、小小的印章上刻着作者的名字:孙一苇。卡片上写着这样一段话:“只有一代胜一代,社会才能发展,国家才能前进,民族才有希望。要看看别人,努力前进;想想自己,莫虚我生。”

孙一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承纬的父亲,一苇是字,名为启粹。这段话是孙启粹1950年写给自己的座右铭,原本是写在一张薄薄纸片上,纸片的背后又粘贴了数层厚纸片,遂变成了一张可以立起来的卡片。孙承纬回忆,父亲将“座右铭”放在他的书桌上,自勉的同时也激励子女们上进。


张信威:于无形处探乾坤

张信威(1938— )爆轰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做出了一类全新的、具有强抗干扰能力的新型初级结构设计,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多项部级科技进步奖,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和部级劳动模范称号。

在60多年科研生涯中,张信威根据国家需要几经转战——核武器、高技术研究、国家攀登计划、基础研究等,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干一项精一项,为我国核武器研制和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有人说:艺术家要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自然科学家要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张信威学术成长资料采集过程中,当我试着走进这位卓越的爆轰力学专家的精神世界时,却越来越感到这句话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全面。


“五班”记忆:难忘氢弹原理“百日会战”

“百日会战”是氢弹发展史上一段光辉历程。1965年国庆节前夕,九所(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论部(今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十三室50多人奔赴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简称华东计算所),利用那里的计算机进行加强型原子弹优化设计工作。其间,他们在于敏带领下,群策群力、攻克难关,终于找到了突破氢弹技术的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的完整物理方案,前后奋战100多天。

彼时,出差在华东计算所的九所人有一个掩护地址——华东计算所五班。只要来信上写着“五班”的,就是九所人的信件。时光流转半个多世纪后,“五班”人不少已经谢世,当年最年轻的参与者也已是80多岁的老人……


“我只是大海里的一滴小水滴”——胡思得印象

对事业热爱又虔诚,对过往豁达又通透,对后来者善意又信任。

我曾多次听到他说:“一个人好比是一滴小水滴,它在大海中可以是滔天巨浪的一分子,如果散落在沙滩上,就只能慢慢地消失在阳光照射下。”

这是对个人与集体关系最形象的描述。既是他的自勉,也是对后来者的赠言。

这位胸怀博大的智者,甘为平凡一滴融于浩瀚,把自己的光芒融入集体的荣光。

他诠释了何为浩瀚。


王世绩:核光耀世 熠熠有绩

王世绩淡泊一生,做任何事都有自己的原则与坚持。在受邀赴同济大学任理学院院长之时,他提出“三不要”:不要津贴、不要房子、不要车子。他在同济理学部(院)的发展中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作出了重大贡献。学校也曾多次试图通过较能接受的名义和方式说服王世绩接受一些津贴,以表学校的一份心意,但他总是婉言谢绝。

在60多年科研历程中,从核测试、激光聚变、X射线激光到“神光Ⅱ ”激光装置的研制,从核到光,再到二者融合,王世绩始终奋战在国防科技最前沿,积极推动国防科技领域协作和人才培养……


“生在这样的家庭是我最大的幸福”——孙承纬的家风故事

因为“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我们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承纬有了近距离接触,也因此有幸了解了他的成长历程和人生故事。在采集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位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的爆炸力学专家之所以有今日之成就,和他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古语有云“天下之本在家”。《周易》中亦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大意是有行善积德之风的家族,子孙后代都会有好报。孙承纬的父母孙启粹、周静诤正是如此给子女们创造了一个和睦、仁善之家,而他们的八字家风“敏思、笃学、自强、进取”更是激励着子女们一生努力奋进。“生在这样的家庭是我最大的幸福。”孙承纬说。


陈延熙:躬耕一生 “熙”盛大地

在长期探索的基础上,陈延熙创新性地提出了“植物体自然生态系”理论,并以此为指导创制了以芽孢杆菌为主、具有防病促生功效的微生态制剂“增产菌”,目前已在全国32个省区市的50余种作物上累计应用达13亿亩,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陈延熙,一位默默奉献、躬耕一生的科学家,毕生致力于植物病理研究,由他开创的植物微生态学理论以及“增产菌”系列产品在促进农业生产上所作出的贡献,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2021年,陈延熙入选“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名单。作为采集小组成员,我们依据规范对他的学术成长历程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剖析,并得到大量珍贵史料。


我的父亲陈式刚

2021年感恩节前,我像往年一样请了假,不同的是,因疫情缘故无法回到北京。静心回想采集小组这两年多来认真做的事,以及老爸平日的言行,这一刻,我突然对那个“为什么”有了答案。也许,神坛上的神是用来崇拜的,是被上帝指派来制定和改变游戏规则的,而父亲这类人给予我们的是生存的一剂营养,是伸向我们的一双手,是人们大部分时间不曾注意到的路灯洒下的一线光。我想,父亲的故事或许可以帮助人们更关注自身,少一些制约、多一点觉知,从而保持观察事实真相的智慧……

在父亲86岁生日来临时,我一个人安安静静在家,开始为父亲的书写序。


沈焕庭:水善下终成海

沈焕庭在多年研究生涯中脚踏实地、敢为人先,正如时任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俞立中所言,“沈焕庭先生是国内最早参与河口海岸研究的‘四大金刚’之一。在科研实践和教书育人过程中,他不仅积极倡导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研究与地质地貌过程研究相结合,而且付诸实践,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河口学的综合学科体系而不懈努力,推动了河口学的发展”。

作为老一辈科学家中的杰出代表,沈焕庭给人们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奋斗的典范——“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无论遭遇如何,他始终初心不改、踔厉笃行;“水惟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无论环境如何,他始终怀抱对祖国和人民的满腔挚爱,不计名利得失,用自己的专业研究推动国家和地方建设……


潘镜芙:“铸舰”一生向深蓝

2020年5月20日,中国人民海军最后一艘051型驱逐舰(166号珠海舰)退役。该舰为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主力驱逐舰,曾于1997年2月20日至5月28日,和112号哈尔滨舰等组成编队访问美国、智利、秘鲁、墨西哥等四国五港,开创了我国海军主战舰艇首次横跨太平洋的历史。

在这一旅程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潘镜芙是最重要的参与者和亲历者。过去几十年间,他参与、主持了我国最早的两代四型导弹驱逐舰的研发、设计、建造工作,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驱逐舰事业,见证了新中国海军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壮美航程。

回忆这段艰难又辉煌的发展历程,耄耋之年的潘镜芙双眼熠熠发光。


黄汲清:敲天下石头  解大地构造

黄汲清在开创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和地质制图事业、建立中国大地构造理论基础、勘察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等方面的贡献举世瞩目。因在地质领域的突出成就,他于1980年被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982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两项(“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中国地质图类和亚洲地质图”)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1988年被苏联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1993年获陈嘉庚地球科学奖,1994年与钱学森、王淦昌、王大珩一起荣获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于维汉:“维”系苍生爱无疆

他几十年如一日扎根病区,以服务人民、担当有为的家国情怀和追求真理、淡泊名利的科学家精神,为我国克山病防治工作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医学人才;他用一生的无私奉献,为科学救治和科技攻关贡献了智慧与力量,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作出了精彩注解……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克山病防治专家、原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于维汉。

今年正值于维汉诞生100周年,让我们再次走近他,重温他留给这个世界的仁心大爱。


陈式刚:天生一颗快乐的心

因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结缘,我们有幸走近并了解了陈式刚的学术人生——中学时期自学微积分并开始阅读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在复旦大学物理系求学时撰写论文投稿《物理学报》;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5年间崭露头角,发表多篇论文;从事核武器研究期间,主持了4个型号国防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工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开拓混沌理论和强场物理等前沿物理研究;作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首批博士生导师,培养学生30余名……

这位从战火和动荡中走来、历经隐姓埋名的悲欢离合、在艰难困苦中攻坚克难的耄耋老人在回顾自己一生时十分淡然,“如果你一生都在做你喜欢做的事,你的人生就是快乐的”。陈式刚用“快乐”二字,为自己的一生做出如是注解。


王乃彦:把最美好的时光献给祖国核事业

王乃彦,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5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他在我国开辟和发展了粒子束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是第一位获得“世界核科学理事会全球奖”的中国人。

自1956年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毕业分配至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起,王乃彦便踏上与“核”共舞的征程。60多年来,他奋力前行、为国奉献,将毕生心血融在辉煌成果中,在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烙下最赤诚的报国印记。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王乃彦等老一辈科学家为了科学、为了国家奋斗了一生、奉献了一生。我们这一代从事科学研究的后辈,应传承、发扬他们的优秀品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像他们一样做“奋斗一生的科研人”。


造一艘“方舟”树一座丰碑

在中国还有许多像顾方舟一样为祖国、为人民默默奉献的科学家,可他们的故事并不为人们所熟知。为了让更多人认识、了解他们,让科学家的故事和精神在当下得到更广泛传播,依托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第一辑和第二辑相继推出(共16本),《一颗糖丸的奥秘》是丛书第二辑中的一本。

在此,本栏目特邀顾方舟的女儿顾晓曼、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刘静和《一颗糖丸的奥秘》作者高文静,分享该书的阅读感受、创作心得,讲述他们眼中顾方舟的故事……


杜祥琬:一生只为国之所需

当年曾参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科研人员总是亲切地称杜祥琬为“首席”——不论是对深化物理问题研究的思考,还是对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的指导;不论是外场试验的实施,还是具体技术方案的制定;不论是装备可行性的论证,还是高技术精神的凝练和传承……无不汇聚着杜首席对高技术激光事业发展的引领、关心和指导。

杜祥琬对国家民族深沉厚重的家国情怀,对高技术事业发展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对工程技术不倦求索的执着精神,将激励、鼓舞年轻的科研工作者秉承“育高新沃土 铸光波利剑”初心使命,自强笃行,不负这光荣的使命,不负这伟大的时代。

 童晓光:毕生找油献祖国
 刘大响:隐于青山 响誉蓝天
 于俊崇:“于”无声处作波涛
 惟愿一代胜一代——孙承纬父亲孙启粹的座右铭
 “五班”记忆:难忘氢弹原理“百日会战”
 王世绩:核光耀世 熠熠有绩
 陈延熙:躬耕一生 “熙”盛大地
 沈焕庭:水善下终成海
 黄汲清:敲天下石头  解大地构造
 陈式刚:天生一颗快乐的心
 造一艘“方舟”树一座丰碑
 黄培云:一颗报国心 一世“粉末”情
 程顺和:深耕扬麦谱华章
 90年前那次影响深远的考察之旅——谢家荣与陕西地质
 张信威:于无形处探乾坤
 “我只是大海里的一滴小水滴”——胡思得印象
 “生在这样的家庭是我最大的幸福”——孙承纬的家风故事
 我的父亲陈式刚
 潘镜芙:“铸舰”一生向深蓝
 于维汉:“维”系苍生爱无疆
 王乃彦:把最美好的时光献给祖国核事业
 杜祥琬:一生只为国之所需
中国战略科学家风采 查看详细>>

刘永坦:勇闯中国雷达“无人区”

“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中国新体制雷达理论体系奠基人刘永坦始终将筑牢海防、稳固国家安全放在最高位置,始终践行着独立自主、奋斗创新的精神。经历了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他坚信:“国家需要是最强大的动力和信心,只要国家需要,我们就一定能干好。”

在刘永坦看来,科研项目的成功、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成就。他不止一次地说:“我这个‘双院士’称号,并不是我个人的,而是整个研究所的。”


王永志:梦圆飞天 揽月九霄

在中国航天界,有一位“常胜将军”。在40多年的航天生涯中,他领导指挥的所有发射任务全部成功。在他和老一代航天人的努力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用10年时间跨越了国外40年的航天发展历程。

他就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


侯仁之:一个世纪 一座丰碑

他是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开创者之一,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将他誉为中国最富有激情的地理学家;他被称为“北京史的巨擘”,如果没有他,人们难以像今天这样了解北京城的历史;他是最早接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中国人,如果少了他的敏锐和果敢,我们或许要在“申遗”的路上徘徊更久。他,就是侯仁之院士

2013年10月22日,侯仁之先生与世长辞,享年102岁。自青年时代求学燕园,直至耄耋之年,他始终坚守在历史地理学研究领域钻研。侯仁之的历史地理学专著是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他用将近一个世纪的辛勤耕耘,在我国历史地理学上树立了一座不朽丰碑。


张光斗:江河无言坝为证

他是我国水利水电事业主要开拓者之一,被称为“水利泰斗”。他就是两院院士张光斗。

在整个一生中,他几乎参与了我国每项重大水利工程,几乎走遍了祖国大地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各大水电站的坝址。 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周济评价他“严于律己,谦虚谨慎;坚持原则,勇于担当;光明磊落,虚怀若谷;一丝不苟、实事求是”。


张存浩:国之需,我之责

1928年2月出生于天津。科院院士、化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就读于重庆南开中学,1943年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47年由重庆中央大学毕业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化学工程系读研究生,1948年赴美密歇根大学留学,1950年获该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后回国。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4年当选为科院化学部常委,1986年至1990年担任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1998年当选为国务院学位委员委员,2013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6年1月4日国家天文台将编号为“19282”的小行星命名为“张存浩星”。

张存浩是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催化、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在高能化学激光领域、分子反应动力学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


吴孟超:游刃肝胆 “划”出盎然生机

他是“五叶四段”理论提出者、常温下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创始者、中国肝脏外科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由于成就突出,先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奖励近40项和各种荣誉30多项。2011年,第17606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吴孟超星”。

他胆量非凡,在我国肝胆医学领域开疆拓土、攻坚克难:率先在我国建立人体肝脏灌注腐蚀模型,解决肝脏手术一系列重要难题;主刀完成包括我国第一台中肝叶切除术在内的1.6万余台重大肝脏手术,拯救了无数病患,使我国肝脏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均达世界领先水平;创立了我国肝脏外科的学科体系,建立了先进的肝脏外科理论和技术体系,并使之逐步发展、成熟、壮大。

他胸怀韬略,为我国肝癌防治事业深谋远猷、超前布局:上世纪80年代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专业性研究肝癌的实验室;90年代组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癌研究基地;进入新世纪后又发起创建亚洲最大的肝癌组织研究和防治基地——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为我国的肝癌防治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金善宝:千顷麦田一生情

1997年6月26日,金善宝与世长辞,享年102岁。

这一个世纪,是变革的世纪。百年风云变幻,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步入社会主义社会。亲历巨大社会变革的金善宝怀揣农业兴国梦与拳拳爱国心,矢志不渝地投身农业科学研究,为祖国农业的进步和振兴中华的美好愿景奋斗终生。

这一个世纪,是拼搏的世纪。金善宝一生致力于小麦科学研究,以扎实的农业科技研究理论与实践经验、敏锐的科研方向感、反思与批判精神和战略性的眼光扎实推进小麦培育工作。从选育“南大2419”“京红号”等良种,到率先开展中国小麦的分类和品种资源的科学研究并发现“云南小麦”,再到通过革新技术实现“南繁北育,一年三代”,金善宝始终走在中国农业科研的前列,作为领路人和开拓者,打通小麦培育的科研气脉,留下无数小麦科学论著,为我国乃至世界农业科学留下宝贵的知识财富。


严仁英:仁心英术,佑天下妇婴

作为一名共产员,她随时听从党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上能在国际会议游刃有余,下能扎根基层;作为一名医生,她为妇婴的安全健康殚精竭虑,把天伦之乐带到万家;作为一名战略科学家,她高瞻远瞩,准确把握妇婴事业的发展方向,带领团队实现中国围产保健事业从无到有的突破,并与国际顶尖技术水平接轨;作为一名社会活动家,她时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以身作则,发挥自身的经验与人脉优势,为民众谋福祉。

她就是中国著名妇产科、妇女保健专家严仁英教授。

采集心得 查看详细>>

走近·寻找·记录——陈延熙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心得

近一年的采集工作让我们收获颇丰——不仅对陈延熙本人的学术成长历程有了更为深刻、系统的认知,也感动于同时代一批老科学家的奉献与担当。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在革命时期为祖国作出杰出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他们的精神始终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

现在,我们秉持初心,切实做好陈延熙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未来,我们将积极作为,为老科学家的精神传承贡献力量。


享受读书之乐

经采集小组统计,在这本2011年的日记中,陈式刚记录了光顾书店22次(其中在美国探亲期间7次前往当地图书馆和书店),购买各类专业及相关的图书45本。那一年陈式刚76岁,而这只是他学术生涯中普普通通的一年。

如今,87岁高龄的陈式刚依然保持着每日读书的习惯。在他看来,读书让他一辈子过得充实快乐,正如他自己所云,“如果你一生都在做你喜欢做的事,你的人生就是快乐的” 。


有幸在人生重要阶段认识他

从放弃父母的从商建议顺利从电机系毕业,到以求实创新为突破口实现军用舰艇用电的直流转交流,再到主动提出去一线参与舰艇的制造和测试,最后成长为两代四型导弹驱逐舰的总设计师,潘镜芙踏出的每一步都在响应时代的号召,也是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每做出一个决定,他就用知识武装头脑,啃下最硬的骨头。而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岁月里,他始终相信理论的正确性,坚持自己认为最正确的道路,不求个人名利,为我国海防驶向深蓝作出了重要贡献。


坐拥书城不寂寞

在跟潘镜芙的接触与交流中,我们常常被他自然流露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气质所折服。于他而言,读书、听音乐就是人生的两大乐事,能让他在多年风雨兼程后心境淡泊、悠然自得,正如他在《读书 我的2021》节目寄语中所写,“阅读是我生活中所花时间最多的事情,使我增长知识,获得快乐和满足”。

潘镜芙用读书来平衡生活,一辈子过得平和宁静、充实有益。


心中有光 脚下有路——朱建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心得

朱建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是在2016年冬天启动的,通过项目结题验收是在3年后的2019年冬。之后两年,采集小组成员怀着对这位老科学家的敬佩之情,持续对采集资料进行完善,最终于2021年底,将后续补充材料提交给“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馆藏基地,同时传记《爆轰人生——朱建士传》完成三审三校,交付印刷厂出版在即。

而此时,距朱建士院士离开我们整整十年。回首这段采集历程,有艰辛、汗水,有无助、困惑,但更多的是收获与感动。


闪亮的日子

胡思得学术成长资料采集项目结题了,作为自己第一个完整参与的课题,这段经历对我来说意义非凡。三年多时间,伴随着课题进度一路成长,我们重走了胡思得院士的人生轨迹,重温了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发展史,纠正了历史上流传的多个谬误,也重新发掘了多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这段参与历程带给我的心灵震撼、精神洗礼和灵魂升华,足以铭记一生。


走进历史的河 采集深藏的“珠”

参加胡思得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是我到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工作后做的第一个课题。

2018年入所不久,我受到吴明静老师的热情邀约。一周后,我如约参加该课题启动会——这是我到九所后参加的第一次工作会议。坐在会议室,看着周围陌生的面孔,内心充满期待、好奇和紧张。就这样,我懵懵懂懂跟着大伙加入了采集队伍,走进一位科学家的奋斗人生,走进了一段生动的九所史和中国核武器发展史。


给记忆建档——胡思得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心得

在聆听胡思得本人和他的同事、亲属、学生讲述未经文字记录的鲜活人物经历和见闻时,我们仿佛看到221厂理论联系实际小组的成员用电报将数据发回北京的场景,仿佛体会到张爱萍同志“西出阳关有故人”的振奋人心,仿佛感受到“蘑菇云”腾空而起的热浪……讲述中,我们也领略到胡思得在担任不同角色时的风格——面对科研不放过任何疑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处理中物院转型和体制改革问题时的运筹帷幄;在培养学生时对年轻人的关怀与引领。


在时光深处拣拾历史——王乃彦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心得

翻阅王乃彦学术成长中的一本本证书、一部部书籍、一张张照片、一堆堆资料、一篇篇论文,我仿佛看见,光阴的故事里有风雨彩虹,有不为人知的勤奋执着,有超出常人的强大内心。

在王乃彦几十年离开与坚守、转型与突围的人生历程中,曾遭遇过数不清的困难与挑战,但他的人生目标却始终清晰坚定——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直至今日,耄耋之年的他依旧身体力行奋斗在科研一线。


十年征程 携手追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采集心得

自1958年建所以来,过程工程所叶渚沛院士、郭慕孙院士、陈家镛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带领科研人员在艰苦条件下攻坚克难、锐意创新,为我国钢铁和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时代发展,研究所研究范围逐步扩展到能源化工、生化工程、材料化工、资源/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了从“化工冶金创所”到“过程工程强所”的历史性跨越。老一辈科学家身上求真务实、报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和品质,激励着过程工程所一代又一代人砥砺奋进,投身科技强国的事业中,他们身上的科学家精神是院所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采集10年

采集并不是件简单轻松的事情,它提供的愉悦方式很刁钻很严苛,但也因此而格外甜蜜。在相伴十年之后,我又有了新的课题,且已和伙伴们再度起航。

十年之后,我希望还能做出一些不一样的事情,不愿意因为有经验累积,就去做一些简单、舒适、重复性的工作。我们设定的目标,从来不只是延续一贯的优秀成绩,还希望完成更灵活、更丰富的捕捉,实现更广阔、更深刻的呈现。能做多少?不知道。勇往直前,尽力而为吧。


“遇见”那时少年——孙承纬学术成长资料采集故事

孙承纬1951年考入虹口中学初中部,三年后考入该校高中部。在六年时光里,虹口中学的教育在其成长历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事实上,60多年时光荏苒,时代飞速变迁,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很难用今天的眼光去想象那时的少年,感谢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以下简称采集工程),让我们有幸走进故纸堆、走进回忆,在文字档案和口述访谈的印证中,再现20世纪50年代初的青少年是如何学习和生活的,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

 走近·寻找·记录——陈延熙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心得
 有幸在人生重要阶段认识他
 心中有光 脚下有路——朱建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心得
 走进历史的河 采集深藏的“珠”
 在时光深处拣拾历史——王乃彦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心得
 采集10年
 享受读书之乐
 坐拥书城不寂寞
 闪亮的日子
 给记忆建档——胡思得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心得
 十年征程 携手追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采集心得
 “遇见”那时少年——孙承纬学术成长资料采集故事
采集工程活动 查看详细>>

“我和我的祖国—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全国巡展”回顾

为进一步做好弘扬科学家精神工作,将科学家精神公共产品送到基层、科技工作者身边,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创新院)依托“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工作平台,深挖科学家精神研究底蕴,汇聚专家智慧与团队力量,从百万件实物及数字化资料中仔细甄选展品,精心设计、倾力策划了“我和我的祖国—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全国巡展”。

该主题展共设“我爱你中国”“无限风光在险峰”“协同攻关,甘为人梯”“接力精神火炬,奋进新的长征”“坚守初心铺设健康之路”五大主题展区,为观众精心呈现了走近科学家、感受科学家精神的生动课堂,为传播科学精神、厚植科学文化沃土做出努力。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原创科学家宣传产品一览

随着采集工作的稳步推进,采集工程不断挖掘一手资源,充分发挥其学术性与史实性的优势,积极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推出了一系列优质原创的科学家宣传产品。

这些宣传产品生动展示了科学家群体的崇高精神与人格魅力,以及中国科技事业的奋斗历程与辉煌成就,调动了科学共同体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在全社会形成了理解科学和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推动了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和创新文化建设。

 “我和我的祖国—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全国巡展”回顾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原创科学家宣传产品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