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三强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核物理学家) |
新中国发展核科学的第一笔外汇 |
|
以爱国奉献铸就新中国科学丰碑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本版特整理三组稿件,分别从爱国奉献、创新求实、协同育人等方面展现科学家精神的不同维度,每组精选几位老科学家的故事,以他们的求索之路、学术坚守与人格魅力,诠释科学家精神的深远意义。希望这些篇章能让读者感受到科学家的执着与智慧,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让探索的火炬照亮未来的道路。本期为“爱国奉献篇”。

1952年,钱三强(右)和约里奥-居里。
■刘晓
钱三强晚年曾谈到,科技实力已成为当今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是发展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条件。为了让科学在落后的中国生根发芽,打破帝国主义对科学的垄断和对华封锁,我们党和科学家同心同德,谱写了信任与忠诚的传奇故事。
1948年,钱三强从法国回国,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并兼任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所长。当时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都计划发展核科学,然而在美国的阻挠下,这些核计划都搁浅了。这让钱三强深刻认识到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
北平迎来解放后,1949年3月,钱三强被选为中国人民和平代表团代表,出席巴黎的世界和平拥护者大会,大会主席是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他在法国留学时的导师。这个消息使钱三强欣喜万分,他想借这次去巴黎的好机会,托约里奥订购一些急需的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但转念一想:此时此刻国家能拿得出外汇购买科学仪器吗? 钱三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向北平文管会的丁瓒作了汇报。
“估计要带多少外汇?”丁瓒问。
“这次要买的仪器,是做原子科学研究最急需、而旁的国家不可能卖给我们的。”钱三强最想买的是中型回旋加速器的电磁铁。他说:“总估算约20万美金吧。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今次带5万美金也成。”
虽然丁瓒作了谈话记录,但从他的表情看,钱三强觉得事情没有什么希望,并为自己的冒失感到内疚:“战争还没有停息,怎么可能在这种时候拨出外汇购买科学仪器呢?”
没想到,国家领导人很快批示支持钱三强的建议,提出在代表团款项中先拨出5万美元供使用。后来,因为会议在捷克布拉格设分会场,钱三强没有机会见到约里奥,无法按原计划购买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钱三强与主管对外联络的刘宁一商量,决定从5万美元专款中支取5000美元现钞托约里奥的好友转交。
约里奥收到美元后,缜密行事,他亲自把美元包好,藏在自家花园的树下。约里奥以自己的实验室需要为借口打听,还写信到英国请人代购。
后来他帮助购买的一些原材料和小型仪器,都通过中国科学家顺利带回国了。
新中国发展原子核科学的第一笔外汇,按现在来说数额不大。然而,亲身经历了这一事件的钱三强,却对此刻骨铭心,终生未忘。1950年,汇集新中国核科学研究力量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北京成立,发展日新月异。
(本文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25-02-28 第4版 印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