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代表委员之声

王容川代表:提升科研人员从事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高校院所掌握着大量的科技成果,为什么从事成果转化的动力不足?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原所长王容川告诉《中国科学报》,从实验室里的技术发明到应用开发、中试放大、批量生产,达到各类检验标准、满足企业用户需求,这是高校院所和企业两头不愿沾的中间地带。

种康委员:让自由探索更加有底气

“无论是‘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还是政府工作报告,都特别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这是非常及时的。”种康表示,全社会已经普遍意识到基础研究和原创性工作的重要性,鼓励科学家们开展自由探索性工作。

郝芳代表:加强科技创新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提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周向宇委员:高度重视“做潜功”的基础研究

令周向宇感到高兴的是,近两年,国家和相关部委对基础研究愈加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基础研究的政策。面对新时期的新挑战,为了政策更好落地执行,周向宇建议,应从战略目标和重大需求的高度看待“做潜功”的基础科学研究。

王贻芳代表:提高经费占比 加快基础研究步伐

全国人大代表、科院院士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建议,一是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把2025年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经费的比例提高到9%,2030年提高到15%;二是“十四五”期间在维持现有项目竞争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10%的基础科学研究经费用于稳定支持;三是在“十四五”期间启动未来发展规划研究,以适应大科学装置需要长期准备的特点。

陈赛娟委员:反对论文在研究生学位评定中的唯一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赛娟建议,“打破体制和管理上的桎梏,克服研究生学位评定中的‘唯论文’倾向,反对学位论文在研究生学位评定中的唯一性。”

        用好国家重点实验室 助力企业奔向“星辰大海”
        事关学术话语权 这个平台必须建
        开发“蓝色”碳汇与能源 助力实现碳中和
        论文专利数居世界前列,科学仪器却“卡脖子”
        种康院士呼吁:让自由探索更加有底气
        朱晶代表:农业“走出去”亟需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陈萌山委员:调整折粮系数挖掘马铃薯生产潜力
        发挥转化医学大科学设施的临床研究引领作用
        加强科技创新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陈赛娟:反对论文在研究生学位评定中的唯一性
        易建强委员:应赋予研究生招生单位更多权限
        王辰:搞好医学教育 必须灿烂从医者职业前景
        为科研工作者参与科普提供更多支持
        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是推进低碳发展必由之路
        周向宇委员:高度重视“做潜功”的基础研究
        王璞委员:应加强科研助理队伍建设
        包信和院士:让科技创新成果开枝散叶
        焦新安代表:“双创”教师需要实践的洗礼
        王容川代表:提升科研人员从事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李小军委员:推进学校财经素养教育
        韩恩厚代表:加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的融合
        邓中翰委员:芯片创新从“点”走向“域”
        刘汉元代表:筑牢能源和外汇安全体系
        郑月明代表:建议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
        及时制止高校盲目挂牌附属医院
        包信和院士:遵循规律,营造“磨剑”的学术生态
        施卫东委员:建立高水平的张謇研究平台
        韩鲁佳委员: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加快复合型海洋技术人才培养时不我待
        构建数字孪生平台 让黄渤海生态透明化
        熊思东代表:加大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
        潘建伟吴季王贻芳畅谈未来颠覆性科技是什么
        张伯礼:加快中药材及饮片第三方检验平台建设
        刘庆峰代表:强化AI产业链自主可控意义重大
        饶子和院士:要对基础研究的范畴进行界定
        徐旭东委员:长江物种濒危灭绝主因并非水质
        李天来委员: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亟待完善
        钱锋委员:流程工业人才培养需调整模式
        钱锋委员:加快建设长三角地区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刘忠范院士:建议加快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王贻芳代表:提高经费占比 加快基础研究步伐
        全国政协委员林忠钦:加快推动教育变革创新
        王静委员:尽快构建完善的农业科研投入机制
        像精准扶贫一样精准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
        伊彤代表:加快健全数据要素流通规则
        李学林委员: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沈仁芳代表:我国土壤急需“全面体检”
        沈仁芳代表:用“长牙齿”硬措施保护耕地
        蒋平安委员:加大农田残留地膜污染治理力度
        焦新安代表:应重视农田水利新问题
        霍学喜委员:抓住关键问题加快发展数字农业
        全球首座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今年发电
        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赵立欣代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
        刘中民委员:建议跨领域设立碳中和重大科技专项
        杨卫委员:以冲击新速度牵引我国高铁技术创新
        张改平委员:提升我国种业科技攻关效能
        扩大国重规模 稳住基础研究优势力量
        何建华委员:“十年磨一剑”需厚植潜心致研土壤
        赵立欣代表:推进废弃物还田利用 提升耕地质量
        高福:成立国家疫苗研究中心,把疫苗研究下去
        王一莉委员:大力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
        问题导向定榜、成果导向选帅、改革导向定钱
        赵皖平代表: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袁志明:加强新发传染病防控技术和药物储备研究
        董胜波:依靠新型举国体制解决“卡脖子”问题
        吕建代表:改变高考考研“唯分数论”
        王焰新委员:支持武汉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施卫东委员:加快能源互联网建设
        蔡荣根委员:依托高校院所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
        王涌天委员:发展在线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王焰新委员:长江大保护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关键在于“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服务国家”
        李言荣:希望在西部设立更多的基础科学中心
        杨卫: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学术开放需要三道加持
        罗俊代表:地月引力场不影响天琴探测引力波
        李东艳代表:“智慧矿山”建设需要“数字人才”
        杨忠岐委员:要保障探险旅游的安全
        丁奎岭委员:为重大原始创新的冷板凳“加热”
        改革流程制造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加快制定路线图助力实现碳中和
        焦新安代表:加强高校“双创”教师专业能力建设
        王贻芳:十四五争取完成CEPC所有技术设计
        杨学明代表:大力推动高端科研仪器发展
        刘中民委员:抓紧落实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建立合理培养机制,提升医疗人才质量
        张澍委员:加强中青年健康管理
        万建民委员:“中国粮”主要用的是“中国种”
        李景虹委员:课外辅导乱象该管管了
        蒋平安委员:加快种业改革创新步伐
        邓中翰委员:精准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创新
        包为民委员:“天问一号”今年5至6月择机着陆
        方复全代表:给科研工作者更多时间和空间
        王复明委员:传统工科需要改造升级
        钟章队委员:打造京津冀国际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吴季委员:后劲不足 商业航天待松绑
        袁亚湘委员:要重视广大普通青年科技人员
        周云杰代表:应建立疫苗储存运输全国标准
        马永生委员:加快氢能产业发展 保障能源安全
        李东艳代表:为“校园食安”插上“数字翅膀”
        深圳大学校长:促内地香港高等教育双向互补合作
        四川农大校长吴德:用高新技术助中国人端牢“饭碗”
        中大校长:宜加快在海洋领域布局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