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3/11 9:34:36
选择字号:
朱晶代表:农业“走出去”亟需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朱晶代表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朱晶调研发现,面向农业新开放格局下日益增强的国际化农业合作需求,我国目前拥有的复合型农业人才相对十分匮乏。

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她告诉《中国科学报》,与国内企业相比,“走出去”的农业企业对人才要求更高,需要既了解农业专业技术知识和涉农企业管理特点,又熟悉国际经贸规则、通晓东道国语言文化、了解政策法规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农业对外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匮乏导致很多农业企业管理水平无法达到对外工作拓展的理想要求,限制了企业境外业务开拓和国际战略实施。”朱晶说,人才短板的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农业“走出去”的最大瓶颈,阻碍我国农业和粮食安全更高水平发展。

2018年,国家信息中心分析显示,当前我国农业“走出去”仍然缺乏熟悉国际化经营、国际经贸知识以及外语的综合性人才。高达38.5%的农业企业认为阻碍“走出去”的最大难题是人才问题。因此,加快懂农业、善经营、会外语、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农业人才的培养,是推进农业“走出去”,实现更高水平的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关键。

朱晶告诉记者,我国涉农高校始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的重要任务,涉农高校毕业生是农业企业“走出去”最主要的人才供给来源。

虽然很多涉农高校都有农业对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愿景和目标,然而在实际培养过程中,仍存在如下问题:缺乏专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原有课程体系难以打破,跨学科知识融合度不高;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薄弱;对外涉农企业等相关公开信息数据和科研资源匮乏,影响该领域科研和论文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高层次复合型农业人才培养,是适应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推动农业“走出去”战略、做大做强农业企业的重要保证。对上述问题,朱晶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构建适应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复合型农业人才培养体系,支持涉农高校学科融合性课程建设。鼓励实行动态化课程设置,灵活开设跨学科、跨专业公共课,强化学科间知识渗透,拓宽课程知识面;支持编写满足复合型农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化教材;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加强跨学科教师培训,激励更多教师加入到跨学科教育队伍。

其次,加快农业企业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加大涉农企业专项研究投入。依托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农业企业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制定并出台科研数据管理政策;充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科研创新需求与企业实际问题,完善并丰富涉外农业企业信息,推进建设企业数据共享共用标准;积极增加中央财政与企业主体在企业专项研究方面的经费投入,设立涉农企业专项研究基金;完善高校教师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积极承担并指导学生参与分析和解决对外涉农企业实际问题的科研活动。

再次,推进涉农校企深度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参考发达国家在校企合作机制建立方面的经验,筹划和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相关立法工作,明确高校与企业双方的责任与义务,保障参与主体利益,打通校企合作壁垒,实现产教供需双向对接,推动双方建立长期、稳定、高效的合作关系,建立专兼结合、产教相融、学研一体的模式,提升实践环节协同育人能力。改革评价体系,鼓励高校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深入行业、企业,加强涉农高校与对外涉农企业之间的实质性交流,提升复合型对外农业人才培养的综合能力。

最后,依托涉农高校优势学科,开展高层次复合型农业人才培养试点。充分发挥涉农高校优势学科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行高层次复合型农业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加大政府、高校、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复合型农业人才培养的推进力度。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