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媛)西北工业大学教授虞益挺课题组基于阻抗匹配理论与定制化损耗工程,构建了一种珐珀匹配损耗超表面,提出了可见光、红外与雷达波段间的协同调控策略。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先进材料》。
如今,多谱段兼容隐身技术快速发展,而现有设计以规避波段间串扰为主,在谱段间协同与综合性能优化方面仍面临挑战。
针对这一挑战,团队构建了一种珐珀匹配损耗超表面,提出了可见光、红外与雷达波段间的协同调控策略。研究人员提出的珐珀匹配损耗网络由两种关键策略构成。前者通过伪装像素层实现初始阻抗转变,并在内部吸波层中构建梯度阻抗结构以有效引导电磁波耦合进入;后者则通过珐珀共振、电感-电容谐振、介电损耗、磁损耗及多重散射等定制化配置,在各频段实现能量的精准耗散,从而获得超宽带微波吸收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伪装像素层不仅可实现动态可见光数码迷彩,还可与底层结构共同构建珐珀腔,通过热屏蔽与热补偿协同的热管理策略实现自适应红外匹配。最终,多谱段隐身蒙皮仅5.9毫米厚,在林地、海洋与山地环境下可进行动态迷彩切换,在高辐射与低辐射背景下具备自适应红外隐身能力,并拥有目前最宽的微波吸收带宽。
此外,该结构在可见光、红外和微波波段均表现出优异的集成灵活性、偏振不敏感性与角度稳定性,在便携式、现场部署的多谱段伪装系统中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
相关论文信息:http://doi.org/10.1002/adma.202517422
《中国科学报》 (2025-11-19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