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朱汉斌 通讯员秦玲玲)近日,《中国制造业数字化创新报告(2025)》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在广州举行。发布会由中国工业经济学会数字化与创新学科专业委员会、广东工业大学数字经济与数据治理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及粤港澳离散制造智能化联合实验室联合主办。
《蓝皮书》显示,2025年我国制造业数字化创新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整体发展呈现“亮点突出、结构分化”的鲜明特征。在细分维度上,场景迁移拓展取得显著突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阶段转型。
在企业发展格局上,《蓝皮书》揭示了三大分化趋势。一是规模分化。大企业凭借资金、技术优势持续领跑,与中小企业在数字化投入、转型成效上的差距再度扩大,“不会转”“没钱转”仍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困境。二是性质分化。民营企业数字化创新优势持续巩固,在技术迭代速度、市场响应效率等方面表现突出,与国有企业的差距进一步拉开,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动力。三是行业分化。仪器仪表制造业以技术密集型优势位居数字化创新水平榜首,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行业紧随其后,而资源流程型行业转型步伐相对滞后,行业间分化加剧。
发布现场,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欧派集团、广州数据交易所等企业代表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数字化创新等议题展开研讨。与会专家指出,《蓝皮书》提出的场景迁移创新、区域协同发展等思路,将为破解企业“转型路径不清晰”等痛点提供重要支撑。
《中国科学报》 (2025-11-19 第3版 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