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思玮)11月12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团队成功为一名年仅4岁的患儿小文(化名)实施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这是全国接受无导线起搏治疗的最低龄患儿,也是世界范围内第二例同类低龄手术。
小文1岁时,因先天性心脏病在外院接受手术,术后却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远低于同龄儿童,不仅无法正常生活,还伴随心脏扩大症状,急需永久起搏治疗。经多学科会诊与详细检查,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医疗团队认为,无导线起搏器或许是挽救小文生命的唯一方案。
但手术难度远超想象。国际上仅美国有过同类低龄患儿手术先例,国内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最小年龄为8岁,而小文年龄更小、体重轻、血管细、心腔空间狭小,手术风险堪称“空前”,对团队技术、经验与勇气都是极大考验。
为确保手术万无一失,多学科专家反复推演手术方案,最终确定通过颈内静脉这条“生命通道”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术中测试显示,起搏器参数完全达标、固定牢靠,心脏超声检查未发现心脏穿孔、三尖瓣反流等问题,最后以“8字缝合”处理创口,无出血、无闭塞。这个体积微小却力量强大的“心脏卫士”,不仅挽救了孩子的生命,更为她未来的健康成长筑起坚实屏障。
《中国科学报》 (2025-11-19 第3版 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