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只野狼熟练地从水中拉出蟹笼,并吃掉里面的诱饵。图片来源:KYLE ARTELLE
《生态与进化》11月17日报道了可能代表野狼会使用工具的第一个实例。
2023年,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中部海岸,一个原住民保护项目的成员注意到一些奇怪的事情——他们放置的蟹笼总是反复损坏。起初,人们怀疑是熊所为,但令人困惑的是,那些藏在深水区、落潮也不会露出来的蟹笼也未能幸免。
不久后,一台远程摄像机拍到一只母狼从水中钻出,嘴里叼着浮标,熟练地拉扯连接蟹笼的绳索,在将蟹笼拖出水面后吃掉了笼子里美味的诱饵。
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的比较心理学家Bradley Smith说,该研究在野狼中记录到了通常只有灵长类动物、大象和乌鸦才具备的认知复杂性。不过,这种行为是否算“使用工具”,最终取决于如何定义这个术语。
论文作者、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的生物学家Paul Paquet表示,人们知道狼很聪明。毕竟,它们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物种,会合作狩猎。除了展现出灵巧性外,狼“劫持”蟹笼的行为还暗示其智力水平很高。因为录像中这只狼的行为目标明确且高效,表明它清楚水下有食物,并知道如何获取。
加拿大Heiltsuk原住民综合资源管理部的Duqvaaisla William Housty说,狼的嗅觉十分灵敏,它可能嗅到了蟹笼里诱人的鲱鱼和海狮肉诱饵的气味。
目前,研究人员尚不清楚这只狼究竟是如何学会拖拽蟹笼的。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生态保护学家Kyle Artelle认为,有可能是狼通过不断尝试逐渐掌握的,起初它瞄准的是暴露在外的蟹笼,然后通过反复试验,逐渐学会拉出深水区的蟹笼。
Housty则给出另一种可能——该地区的狼水性极佳,常在岛屿间穿梭,可能通过观察原住民乘船收笼而学会了拖取它们。
在Paquet看来,无论这些狼是如何学会拖蟹笼的,都需要非凡的问题解决能力、规划能力和记忆力。不过,这是否算“使用工具”?如果按照狭义的定义,答案是否定的。尽管狼确实有意使用了外部物体以达成特定目标,但它并未满足使用工具的第二个标准,即对物体进行改造或重新定位。比如,乌鸦会制作带钩的树枝来“钓”虫子。
其他一些“使用工具”的定义则更为宽泛,甚至将狗啃咬木棍的行为也包括在内。即便狼的行为并非典型的使用工具,Artelle仍认为这代表了一种复杂的智力表现。
研究人员怀疑,狼偷蟹笼的能力可能与它们所处的独特生存环境有关。这在Heiltsuk原住民区,狼很少遭到猎杀或伤害,这使它们对人类不那么惧怕,从而能在海滩等开阔地带探索新行为。而要验证这一猜想,需要对该地区的狼群进行长期、细致的研究。相关项目已在开展中。(徐锐)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02/ece3.72348
《中国科学报》 (2025-11-19 第2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