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返乡创业是一个客观必然,返乡潮现在已经开始,它会和市民下乡结合在一起,农村中的经济结构将会发生因主体的变化而派生的变化。
■本报记者 张晴丹
“我只想回到我的家乡,回到我的故土,这里有我的家,有文化的根,更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城里打工十几年的农民彭双刚终于决定回到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灵官镇灵官村,这个村是一个典型的“空心”老村,村里主要劳动力都早已离开,去了城市打工。
彭双刚所在的村,只是我国农村现状的一个缩影。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现在,一股返乡热潮开始逐渐兴起。不仅如此,一些新鲜血液也在逐步注入农村农业领域,借助“互联网+”和科技的力量,农村正发生着改变。
就连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也说:“将来大家会渴求当农民,农村会成稀缺之地。”
返乡潮是客观必然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一句网络上广为流传的玩笑话,现如今却真的出现在了生活里,“我要回农村”不再仅仅是一句空话。
2016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开展创业创新给予政策支持。
农业部近日发布的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在这根主线的指引下,文件呼吁进城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企业主、农业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等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业创新。
有了国家的支持,返乡热度逐步升高。
“返乡创业是一个客观必然,返乡潮现在已经开始,它会和市民下乡结合在一起,农村中的经济结构将会发生因主体的变化而派生的变化。”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温铁军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何慧丽教授看来,吸引人们开始返回乡村的还有他们自己的乡土情结,“古诗云,‘此心安处是吾乡’。人人心中都有故乡,故土难却,爱乡情怯。所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农村。”
“乡村不但成为一个资本下移投资创业的绿色发展新领域,乡村更是一个安放中国人心灵的精神家园领域。乡村的这种双重功能、双重角度,可以让农村的活力存在某种必然性。” 何慧丽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则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现在要素的流动已经从过去的单向流动转为双向流动,政策赋予了农民更多的权利,未来农村的发展空间很大。
农村“新人辈出”
今后,中国的农村靠谁来搞农业?谁来种地?这个问题一度困扰着人们。
“肯定不能靠传统农民,不能靠父辈农民。他们的贡献已经完成,即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问题。他们养家糊口、自给自足这个使命已经完成。但是今后搞现代化,他们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肯定就不适应了。”韩长赋曾指出。
现在的农村,一些新生力量开始悄然注入,参与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也在发生变化。许多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和农民工成为“新人”代表。
90后大学毕业生刘伟在农村为自己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出身于农民家庭的他立志要让种地变得更加便捷,一毕业就开始在农村创建种植基地,结合自己在大学时对智能化的研究,他开发出了一套智能化葡萄种植管理系统,这套系统对他的葡萄生产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我的父亲是农民,我也不想离开农村,我想用科技的手段,让农业生产更加方便高效。”四川省华蓥市永定春天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伟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他坚信,未来农村的发展潜力无限。
据刘伟介绍,他身边很多大学生也打算扎根农村,在农村创业。
目前,返乡和下乡创业的“新人”,大约有480万人,其中很多是大学毕业生。在浙江,登记在册的大学生新农民就有4000多人。他们主要做农产品的营销和加工保鲜。
“我们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能够回到村庄做‘新人’,做一些新的事业,比如农民合作的经济组织,引导大学生村官以及返乡青年做农民经济合作社或者合作金融,这个领域需要大量的年轻人,因为他们有自觉的创业激情和意识,我们也想帮助这类人。”何慧丽说。她开设的弘农书院正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在魏后凯看来,应该鼓励大家到农村建立更多的产业,使在农村集聚的农民有稳定的岗位、收入来源和就业机会,这样农村就能够逐渐繁荣起来。
“互联网+”大有作为
互联网和信息产业给农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互联网让城乡得以更好地沟通,而且网络技术让流通加速,成本降低,销路更畅,农产品能更加快速地进入市场。手机则让农民对信息的了解更便捷,弥补了受教育程度低的短板,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知识水平,还给农业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农村电商就是“互联网+”道路上的杰出代表,让农村的生活理念和消费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彭双刚是农村电商的受益者,他返乡创业的第一站就是加盟了知名农村电商品牌“农民伯伯”,在村里建立了服务站点。不仅如此,他还把“势力范围”扩到了其他村。灵官镇一共14个村,他基本上在每个村都建立了站点。这些村都是“空心村”,站点的建立,为村里的老人和小孩进行网络代购,降低生活成本,同时还开通了金融、保险和便民缴费等贴心服务,最重要的是帮助村民把农产品卖出去,并卖上好价钱,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以前出去打工一个月也就四五千元,现在我的月收入过万,挣得钱多了,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真是一举两得。”彭双刚坚信,农村有着广阔的市场,很有前途,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以后也能够留在乡村,利用乡村的资源来创业。
下一步,彭双刚还打算发掘祁东四宝(黄花菜、酥脆枣、槟榔芋、生姜)的价值,发展成品牌,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
韩长赋表示,现在的农民很聪明,什么都会种。新农民通过电商的方式,让外界了解山沟里、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好东西。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未来,农村会成为稀缺资源。因为城市扩张越来越快,将来农业具有多功能性,不仅管吃饭,还管其他方面。例如现在的休闲农业,可以让人采摘、钓鱼;休闲农场,可以让城里人体验,这在未来会成为一种时尚。
专家表示,让三农领域成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各级各地政府部门要做好引领和保障。农民成为大家向往的职业,农业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农村成为城里人向往的地方,会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
《中国科学报》 (2017-03-01 第5版 农业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