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下的科学
近几年,科技议题时常进入社会领域并引起广泛关注,与此同时,科学家也成为公众品头论足的对象。在大科学时代,特别是在新媒体的加持下,象牙塔中的科学走到了聚光灯下。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地走进公共舆论场,这一现象对科学的发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科学家该如何应对?媒体在其间又该如何扮演好角色?就这些问题,本报采访了多位全国政协委员。
“破四唯”不能一破了之
记者采访多位代表委员,得到的共性回答是:不“唯论文”,不是杜绝论文,论文仍然很重要;“破四唯”之后立新规,需多部门共同谋划,瞄准痛点,精准发力;不可或缺的三点是能力导向、贡献为主与多元评价。
以开放姿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一线科学家如何看待开放合作对科学创新的意义?良好的国际合作有哪些重要因子?当前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多变,如何更好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就此,《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代表委员和院士专家。他们分别是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王建宇,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吴立新,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曹晓风和全国政协委员、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首席科学家张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