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维维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13
选择字号:
人类皮肤细胞能产生功能性卵子

 

本报讯 一项研究显示,人类皮肤细胞能产生可受精的卵子。这证明了细胞重编程或是解决人类不孕症的一个可行手段,但在未来临床应用前仍需进一步确保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不孕症影响着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一个潜在的替代方法是体细胞核移植。该技术将患者自身的体细胞,如皮肤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供卵母细胞内,使其分化为有功能的卵母细胞。

然而,正常配子只有常规染色体数目的一半(23条),而体细胞核移植产生的细胞却有两套人类染色体(46条),导致之后的合子多了一套染色体。去除这套多余染色体的一个方法已在小鼠模型中进行了开发和检测,但尚未经过人类细胞验证。

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Shoukhrat Mitapilov和同事去除了皮肤细胞体细胞核,并将其插入去核的供卵母细胞内。研究者随后诱导了名为“有丝减数分裂”的过程,从而解决了多一套染色体的问题。该过程模拟自然细胞分裂并让一套染色体被废弃,留下了一个有功能的配子。该过程能产生82个有功能的卵母细胞,这些细胞在实验室用精子受精。到受精后第六天,一小部分受精卵(约9%)继续发育到囊胚阶段。该时间点与体外受精中胚胎移植到子宫的时间相吻合。

不过,作者指出了该研究的多个局限,如大部分胚胎在受精后无法继续发育,以及囊胚中存在染色体异常。不过,这一概念验证研究表明,该过程在人类细胞中或许可行,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冯维维)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63454-7

《中国科学报》 (2025-10-13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流氓行星出现“恒星级”增长 颠覆认知:苔藓植物,真的不简单
中国科大发展“绿氢冶铁”新技术 我国科学家突破片上纳米尺度光操控难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