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期封面。
本报讯(记者张楠)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首次系统揭示苔藓植物在基因家族层面拥有超越维管植物的多样性,在基因创新和环境适应方面展示出极其活跃和独特的演化路径。10月10日,相关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自然-遗传学》。
该研究颠覆了长期以来关于苔藓植物“原始、简单”的认知,不仅为理解植物适应陆地环境提供了新的遗传视角,也为农业抗逆基因筛选、环境恢复和生态监测等应用提供了关键资源。《自然-遗传学》同期发表的评论文章强调,这项“里程碑式”的研究为未来苔藓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启了陆生植物基因组进化研究的新篇章。
研究团队对包括苔类、藓类和角苔类在内的123种苔藓植物的基因组进行了高质量测序,构建了全球首个苔藓“超级泛基因组”平台,填补了陆生植物谱系中的诸多空白。
值得注意的是,苔藓植物中“特有”及“谱系特异”基因家族的数量,平均是维管植物的两倍以上。这些基因家族不仅在结构上具有高度创新性,其功能也与环境适应密切相关,如耐旱、抗紫外线及抗病菌等。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8-025-02325-9
《中国科学报》 (2025-10-13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