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通过人力资本和生物承载力将南亚的经济增长与生态足迹联系起来| MDPI World |
|
论文题目:Associating Economic Growth and Ecological Footprints through Human Capital and Biocapacity in South Asia
论文链接:https://www.mdpi.com/2673-4060/4/3/37
期刊名:World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world
研究背景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一直受环境的束缚,其活动(例如渔业、工业、国际贸易,以及最重要的农业)都对海洋和陆地产生着重大影响。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存在着相互冲突的意识形态。在巴基斯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生态扩张是一个广为人知且普遍关注的问题。巴基斯坦的许多企业和私人组织并未认真对待其资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其造成的危害和危险程度。由于人口增长,生物多样性正在迅速减少,人均消费也增加了巴基斯坦的生态足迹。对于人类及其栖息地而言,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状:生物多样性正在丧失,这导致了生态足迹的增加。为了维持生态足迹,我们需要生产大量的自然资源。据估计,生产所需数量的自然资源需要1.5个地球。全球气候变化、生态匮乏、狩猎和捕鱼以及栖息地丧失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主要问题。南亚地区正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差异,这意味着其保护程度降低,消耗却增加。生物承载力和人口与经济及其生态足迹息息相关。了解影响亚洲国家生态足迹的主要因素将大有裨益。
研究内容
“生态足迹”(EF)是指满足特定人口永久的能源和物质需求所需的土地和水资源量。EF是一个对人们有吸引力的术语,它通过土地产量建议来衡量。陆地和海洋产量被推荐为生物承载力。本研究旨在探究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生物承载力以及城市化对影响五个南亚国家生态足迹(EF)的因素所产生的影响。为了提供实证证据,本研究使用了1990年至2022年的年度数据,涵盖了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和斯里兰卡。
研究总结
经济分析表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生物承载力和城镇化对EF存在正向影响。这些发现证实,现有资源不足以提高南亚国家的EF。此外,人力资本与EF、生物承载力与EF以及经济增长与EF之间存在反馈因果关系。本研究强调了经济扩张、人力资本、生物承载力和城镇化均对生态足迹(EF)产生有益影响的联系。这些力量的汇聚凸显了社会进步与其对环境影响之间的复杂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有助于促进可持续实践的采用,从而提高生物承载力。城镇化作为发展进程的一部分,具有提高资源效率、促进技术创新的潜力,从而有助于增强环境友好性。诸多因素的整合凸显了生态足迹动态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凸显了制定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综合战略的必要性。经济研究中发现,经济发展、人力资本、生物承载力和城镇化共同导致生态足迹(EF)增加,这些有利因素的汇合凸显了采取具体政策行动的必要性。
World期刊简介
World (ISSN: 2673-4060) 是一份国际化的、同行评审的开放获取期刊,探讨经济、政治、社会和/或环境问题之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联系。World期刊为探讨与可持续性、适应性以及第四次工业革命相关的本地、区域、国家和国际趋势、挑战、冲突及机遇提供了一个先进的交流平台。World期刊目前已被ESCI (Web of Science), FSTA, AGRIS, RePEc等多个重要数据库收录。2024 IF是1.9,在社会科学,跨学科领域JCR分区位于Q1。
期刊主题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经济与商业发展;城市发展;农村发展;农业经济;可持续旅游;绿色发展;国际发展;社会变革;社会科学;气候变化;粮食和能源安全;移民;环境政策;水-能源-粮食关系。
期刊主编
Prof. Dr. Manfred Max Bergman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Basel, Rheinsprung 24, 4051 Basel, Switzerland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