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Viruses 发布时间:2025/9/2 13:45:02
选择字号:
气候变迁下的全球健康危机:拉丁美洲登革热大流行及其对温带地区的警示 | MDPI Viruses

论文标题:Latin America’s Dengue Outbreak Poses a Global Health Threat

论文链接:https://www.mdpi.com/1999-4915/17/1/57?n1=43&_utm_from=315ffb84f5

期刊名:Viruses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viruses?n1=43&_utm_from=315ffb84f5

研究背景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DENV)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并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全球人口流动增加,登革热的传播范围持续扩大,与此同时,奥罗普切病毒(OROV)等其他虫媒病毒的传播也呈现上升趋势,进一步给防控工作带来了挑战。这一现状凸显了登革热作为全球性健康威胁的严峻性,以及加强监测、积极干预和国际合作以应对挑战的必要性。近日,巴西圣保罗大学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Guzzo教授团队在《Viruses》发表综述文章,系统分析了拉丁美洲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传播动态及防控策略。该文章不仅揭示了登革热在拉丁美洲的快速传播与复杂流行病学特征,还警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严峻挑战。

研究内容

登革热是全球范围内一个重大的健康问题,近期欧洲地区本土登革热病例数呈现显著增长趋势,表明气候变化驱动的疾病传播风险升高,白纹伊蚊地理分布范围持续扩大。研究数据显示,2024年拉丁美洲登革热疫情呈现爆发式增长,已经成为当前全球登革热疫情最为严重的区域。其中巴西确诊病例数高达725万例,占拉丁美洲总病例数的83.4%,并存在DENV-1至DENV-4四种血清型的共循环流行的情况。登革热在临床上的表现形式多样,从无症状病例到严重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不等,其发病情况受病毒血清型和宿主因素的影响。在诊断技术方面,Guzzo教授团队在系统评估了RT-PCR、NS1抗原检测和血清学检测等方法的诊断效能,强调多方法联用可显著提升检测准确性。当前防控体系评估显示,登革热疫苗研发(如Dengvaxia和Qdenga)和Wolbachia生物防控技术在内的干预措施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图1. 埃及伊蚊在欧洲的分布情况

研究表明,伊蚊栖息地正从热带向温带持续扩张,而全球旅游业的发展加剧了蚊媒疾病的跨境传播风险。与此同时,奥罗普切病毒等新发病原体的出现,进一步凸显了加强虫媒病毒研究的必要性。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亟需强化合作,通过完善监测网络和研发新型防控工具来应对登革热流行。该研究提出的多学科综合防控策略(包括社区动员、疫苗接种和生物防控技术应用)为全球防控实践提供了重要借鉴。展望未来,持续的气候适应行动与国际协同防控将成为遏制登革热全球蔓延的核心策略。

作者简介

巴西圣保罗大学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微生物学系Anacleto Silva de Souza教授和Cristiane Rodrigues Guzzo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圣保罗大学(USP)微生物学博士研究生Michelle Teixeira de Almeida,Davi Gabriel Salustiano Merighi, Aline Biazola Visnardi和Cauê Augusto Boneto Goncalves共同为本文第一作者。本文得到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委员会(CNPq)、高等教育人员提升协调委员会(CAPES)、圣保罗研究基金会(FAPESP)以及FINEP资助项目的支持。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技术创新应用获突破 科学家首次发现富含硅、硫的超新星
科学家发现将阳光转化为燃料的新方法 3D打印让瘫痪大鼠重新行走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