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巴塞尔大学研究团队受植物光合作用启发,开发出一种新型分子:在光照作用下可同时存储两个正电荷与两个负电荷。该研究旨在将太阳能转化为碳中和燃料。
植物利用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能糖分子,这一过程称为光合作用,是几乎所有生命的基础。动物和人类可再次“燃烧”由此产生的碳水化合物,利用其中储存的能量。该过程会再次产生二氧化碳,形成循环闭环。
这一模型也可能成为环保燃料的关键。研究人员模仿自然光合作用,利用阳光生产高能化合物(即太阳能燃料),如氢气、甲醇和合成汽油。这些燃料燃烧时仅产生制备过程中消耗的等量二氧化碳,换言之可实现碳中和。
8月25日,巴塞尔大学教授Oliver Wenger与其博士生Mathis Br?ndlin在《自然—化学》期刊上报道了实现人工光合愿景的重要中间步骤:他们开发出一种特殊分子,在光照射下可同时存储四个电荷:两个正电荷和两个负电荷。
与自然光合作用类似,这种新型分子能够暂时存储两个正电荷和两个负电荷。图源:Deyanira Geisn?s Schaad
?
多重电荷的中间存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重要前提,这些电荷可用于驱动化学反应,例如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该分子由五个串联连接的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承担特定功能。分子一侧有两个释放电子并带正电荷的单元,另一侧有两个接收电子并带负电荷的单元。化学家在中间放置了捕获阳光并启动反应的组件。
“分步激发方式使得利用显著弱光成为可能,其强度已接近太阳光照度。”Br?ndlin解释道。早期研究需要极强激光,与人工光合作用的愿景相去甚远。“此外,分子中的电荷能保持足够长时间的稳定性,可用于后续化学反应。”
尽管该分子尚未构建出完整的人工光合作用系统,但Br?ndlin表示:“我们已经确定并实现了关键拼图。这项新发现有助于深化对人工光合核心环节的理解。我们希望这能为可持续能源未来开拓新前景。”Wenger说。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57-025-01912-x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