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18 10:06:07
选择字号:
同济大学举行冯纪忠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

 

11月15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举行冯纪忠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

冯纪忠是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中国城市规划专业与风景园林专业创始人。作为中国现代建筑的思想者和实践者,冯纪忠将建筑理论贯穿于每一项创作作品中,留下了一系列经典之作,包括被誉为“中国现代建筑的坐标点”的上海松江方塔园。

冯纪忠从1947年开始在同济大学执教,早年在土木系开设建筑学课程,1952年院系调整后一直在建筑系及后来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任教,达63年。在教学实践中,冯纪忠提出了收放有度的“花瓶式”教学模式和“建筑空间组合原理”教学体系。此外,他在同济大学成立了中国最早的城市规划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为我国相关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卓越贡献。

与会人员合影。

“先生探索中国建筑的现代性问题,奠定了当代中国的建筑理论,既传承传统文化,又进行创新,是传统和现代性结合的典范。”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郑时龄表示,冯先生提倡建筑与规划契合,推动建筑与园林结合,为中国现代建筑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常青表示,冯先生主持设计的方塔园,体现了“与古为新”的境界追求。先生给予后来者的最大启迪,或许就在于这种融通古今和中外的审美智慧。“在建筑学科处于转型的当下,我们应该思考如何传承发展先生的精神遗产,砥砺前行。”

“我们今天纪念先生更具深意,提醒我们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建筑师对社会、对每一位空间使用者所承担的责任,对品质和人文价值的追求不容改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兴钢表示,冯先生是我国现代建筑史上卓越的先驱,其思想实践和人格至今依然熠熠生辉。

同济大学副校长李翔宁表示,冯先生在同济大学执教长达63年,与同济建筑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密不可分。李翔宁强调:“我们纪念先生,不仅是回望历史,更是为了重申一种学术信念和社会责任,在新时代城市与建筑实践中继续探索、不断创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纪念活动上,冯纪忠先生之女冯叶女士向学院捐赠了一批冯先生的学术档案,包括其工作笔记、读书札记、手稿、设计草图、访谈录音录像、松江方塔园等工程图纸扫描件等。

“冯纪忠研讨室”揭牌仪式、“冯纪忠纪念文献展”开幕仪式也于活动现场举行。

研讨室、文献展等。图片均由同济大学提供

据了解,此次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策划的“冯纪忠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学术季”,历时3个月,涵盖学术研讨、展览与文献研究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地下“社交网络”帮作物“传递情报” 乙烯可正向调控棉花耐冷性
九寨沟震后八年生态恢复成效显著 arXiv将不再接受计算机科学综述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