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11 20:04:05
选择字号:
良种良法助甘肃棉花“一厂一品”模式提质增效

 

“实行单一品种专收专轧后,皮棉质量一致性明显提高,销售价格较混收混轧方式每吨增收1600元左右,真正体现了优质优价。”10月9日,早熟抗病棉花新种质创制与中棉113“一厂一品”关键技术集成项目现场观摩会在甘肃省敦煌市召开,敦煌德耀棉花加工有限公司总经理祁兴基在会上表示。

与会专家参观棉花加工厂。中国农科院供图

  ?

甘肃省棉花生产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内陆区,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是我国高品质棉花生产的优势区域之一。近年来,甘肃省正积极探索“一厂一品”订单生产模式,推动产业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一厂一品”模式即在一个轧花厂区范围内,统一推广种植一个优良品种,实行专品种收购,并与下游纺织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实现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全链条品质控制,有助于解决传统棉花种植中因品种混杂、混收混轧所造成的纤维品质不一、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是推动我国棉花产业提质增效、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该模式通过单一品种规模化种植与专收专轧,有望显著改善原棉的一致性与可纺性,为纺织企业提供更加稳定、优质的原料来源。

与会专家现场观摩。中国农科院棉花所供图

  ?

据介绍,作为实践“一厂一品”模式的重要载体,棉花新品种中棉113以其早熟、优质、高产的特性脱颖而出。该品种在西北内陆棉区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纤维品质主要指标稳定达到“双30”以上标准,深受加工和纺织企业认可。


依托中棉所技术优势,中棉113集成“宽早优”栽培模式、节水灌溉、绿色防控及质量追溯等关键技术,实现了生产环节的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据统计,近三年中棉113推广面积稳居全国常规棉主栽品种前三,并自2022年起连续四年被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主导品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曹永生指出,“一厂一品”模式是推动棉花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创新,通过单一品种规模化种植和专收专轧,有助于解决传统生产中品质不均的难题。他强调,未来棉花产业发展的核心方向是“优质”。要紧紧围绕品质提升这一主线,在国内重点解决好棉花品质和一致性问题,持续完善从生产到加工的全链条品质管控机制。

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了中棉113、陇棉16号的田间表现及配套技术应用效果,一致认为,推动单一品种种植、专收专轧和定向产销对接,有助于打造中国棉花品牌、增强产业话语权,也是应对国际市场波动、突破外部贸易壁垒的有益探索。

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联合新疆农业科学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召开。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颠覆认知:苔藓植物,真的不简单 中国科大发展“绿氢冶铁”新技术
我国科学家突破片上纳米尺度光操控难题 科学网2025年9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