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红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田瑞颖
“教授创业,首先要敬畏市场。”
作为在生物材料表界面领域深耕20多年的学者,陈红身上有很多学术光环:苏州大学特聘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世界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联合会终身荣誉会士……如今,作为百赛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赛飞)创始人,陈红经常称自己为市场中的“小学生”。“我们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客户需求、尊重商业规则。”
通过8年创业,百赛飞已经在国内医用涂层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构建了覆盖涂层材料、工艺设备、检测仪器、行业标准的全产业链平台,开发出亲水润滑、抗凝血、抗菌等15大类涂层产品,服务全球500余家客户。
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陈红表示:“我们不仅要解决国产高端医用涂层领域的‘卡脖子’难题,还要努力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领军企业。”
“不比国外差,为什么不试试?”
在占地20亩的厂区中,百赛飞研发楼里的一面专利墙格外引人注目。截至目前,百赛飞已申请国内外专利200多件,140件专利获得授权,其中一项专利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这些成果,源于陈红团队长期的基础研究积累。
2001年,在获得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后,陈红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在那里,她师从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生物材料表界面领域的著名学者John L.Brash,正式进入生物医学工程领域。Brash在血液相容性材料表面改性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在Brash课题组工作时,陈红接手的第一项研究就是人工眼角膜的表面改性。
眼角膜植入时接触体液,会产生蛋白质吸附。陈红要做的就是通过表面改性,使其蛋白吸附降到最低。“这类改性技术看似狭窄,实际上在医疗健康、日常消费品等领域大有可为。尤其在医疗领域,器械的涂层直接接触人体,对患者生命健康有重要影响。”陈红说。
在博士后期间,陈红建立的改性方法成功在疏水的有机硅材料表面实现了亲水且抗蛋白吸附的功能,多篇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生物材料期刊,至今仍被Brash课题组沿用。
“在国外始终没有‘家’的感觉。”陈红知道,只有推动所学知识在自己的祖国进一步落地应用,才能实现更大的价值。2004年,她回国加入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她带领的团队被苏州大学引进,随后组建了大分子与生物表界面重点实验室。
当时,陈红并没有创业的想法,一门心思扑在如何破解更多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上。2015年左右,随着与产业界的频繁接触,越来越多的企业向她传递了对国产高端医用涂层的迫切需求。
“有人会说,反正大家用的都是国外的涂层,你们的涂层做出来也没人用。”这些话对陈红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她心里自此憋了一股劲儿,“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技术,我们都不比国外差,为什么不试试?”
2017年,陈红在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创立了百赛飞。百赛飞以150多平方米的小屋子为起点,发展为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一步步摸索着蹚出来的路
对陈红而言,选择国产高端医用涂层领域这条路,是靠一步步摸索着蹚出来的。
起初,她以为只要制备好涂液配方,交给下游企业去生产就可以了。但很快,陈红就发现,涂液配方再好,没有好的涂覆工艺也不行,尤其是跟老百姓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医疗器械领域,对工艺标准有更高的要求。
陈红解释,医疗器械的基材多样、形态各异。无论是导管还是导丝,以及不同基材的拼接、多孔和异型的管材等,任何微观开裂或剥离都会引发临床风险,这对涂层的牢固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2018年,百赛飞收购了一家自动化设备企业,从此建立了材料配方与设备工艺的协同研发机制,使产品开发周期显著缩短,研发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渐渐地,陈红意识到,涂层性能的好坏缺乏客观的评估标准。医疗器械表面涂层的结合强度直接关系到临床安全性,但在使用过程中,涂层是否会产生微观剥离、遇液体是否会发生分子溶出等关键指标,都超出了肉眼识别范围。
为此,陈红又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了系列精密检测系统,通过全自动摩擦力测试仪、循环微粒采集装置等多款专用设备,实现对涂层结合力、润滑性能及覆盖均匀度等参数的精准量化检测。
陈红团队还推动了行业标准化的建设。2024年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了国内首个医用涂层行业标准《血管内导管导丝亲水性涂层牢固度试验方法》,陈红是第一起草人。该标准填补了国内医疗器械润滑涂层的牢固度体外评价方法的空白,百赛飞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制定了医疗器械抗凝血和抗菌涂层的评价标准。
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00款采用百赛飞涂层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成功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欧盟CE认证,进入全球市场销售,所涉医疗器械适用于神经介入、心血管介入、非血管介入、引流、心血管和眼科植入等众多场景。
在商业模式上,百赛飞也从涂液、涂覆设备、检测仪器销售,发展到带涂层产品检验检测、涂层定制研发、带特种涂层器械注册服务等。
“改变思维,敬畏市场”
随着技术研发和商业转化上的不断突破,百赛飞在市场上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对此,陈红总是很谦虚:“每个职业都有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尤其要善于听取懂市场的合作伙伴的建议,这样能帮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百赛飞还是一个很小的公司时,就与国内上市医疗器械公司开展了合作。但这段合作历程并不容易,当时客户要求百赛飞比国外技术更优、价格更低、服务更好。
为了满足客户的这些要求,陈红带领团队一遍遍地打样,等待漫长和严格的评估过程。到了实操环节,团队又一次次地走入洁净间,解决与机器的各种适配问题。最终,这支年轻的创业队伍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
很多人说,陈红有创业者的天赋,但她自己认为,这些都是可以习得的能力,“做科研和创业有着本质的区别,最重要的是要改变思维,敬畏市场”。
在陈红看来,科研人员创业很容易陷入对技术的单纯追求,而忽视市场需求,“应该从市场需求入手,去解决行业发展问题”。
创业之后,陈红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除了思考如何将实验室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还要深入理解资本运作的逻辑、团队建设的艺术、公司管理的章程等,但她都乐在其中。
这种持续学习的态度,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动力。
2023年,百赛飞全资子公司——百世孚(常熟)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开工建设了国内首个年产数百吨级医用功能性涂液的生产基地,并且建立了医用导丝和内衬管的规模化代工基地。百赛飞正式从以研发为主导的阶段迈向了规模化量产的新征程。
今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第二批)入围揭榜单位名单”。百赛飞牵头的“磷酰胆碱基聚合物”材料和“抗血栓新材料ε-赖氨酸基聚合”入围材料榜。
站在新的起点上,陈红希望将高端国产医用涂层推向更高的平台,让百赛飞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国际一流的材料表面改性技术核心服务商。
《中国科学报》 (2025-11-10 第4版 转移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