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小华 来源: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5/11/9 20:07:20
选择字号:
首位华人女数学家!北大校友获国际数论大奖|一周动态

 

关注

首位华人女数学家!北大校友获国际数论大奖

近日,美国数学学会(AMS)宣布将2026年弗兰克·内尔森·科尔数论奖,授予Frank Calegari(芝加哥大学)、Vesselin Dimitrov(加州理工学院)以及唐云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表彰他们发表在《美国数学学会杂志》上的突破性论文《无界分母猜想》。

颁奖词称,该论文给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原创证明”。他们的研究表明,任何非同余模形式的系数都具有无界分母,而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未解的问题。

唐云清

科尔数论奖被誉为数论领域最高奖之一。此前,在华人学者中,仅有张益唐凭借在“孪生素数猜想”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于2014年获得过该奖。如今,唐云清成为首位获得这一奖项的华人女数学家。

唐云清,2011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2016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职于普林斯顿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巴黎萨克雷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她还曾获得2022年度拉马努金奖,是首位摘得该奖项的华人女数学家。

东南大学拟建南通校区

南通市教育局网站近日发布《关于建设东南大学南通校区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公示》。公示显示,南通市与东南大学拟于江苏南通创新区规划建设东南大学南通校区。根据此前规划,东南大学南通校区计容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

东南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该校现有5个校区,分别是位于南京的四牌楼校区、九龙湖校区、丁家桥校区,以及无锡校区和苏州校区。

作为一座GDP超1.2万亿元的长三角经济强市,该校区的建立也标志着南通将迎来历史上第一所“双一流”高校。

资讯

中国科学家领导国际联合项目正日益增多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近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国际科学项目中担任领导角色的中国科学家数量正快速增长。

该研究团队分析了近600万份出版物,重点研读稿件的“作者贡献说明”,依据其中对每位作者角色的描述划分项目角色。研究结果显示,2010—2023年间,中国科学家在中美合作项目中的领导占比已从30%升至45%。2019年,中国在中英合作项目中,已实现领导占比持平。

据该研究预计,中国科学家在合作项目中的领导占比,将在2025—2027年与欧洲不相上下;到2027—2028年,与美国持平。在人工智能、半导体、能源等关键技术领域,中国有望在2030年追平美国。

知名学者林文斌入职西湖大学

据西湖大学消息,11月3日,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James Franck讲席教授林文斌全职加入西湖大学理学院,任化学讲席教授、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健康分子材料实验室负责人。

林文斌是国际知名分子材料化学家与化学生物学家,金属有机框架(MOF)领域的奠基者和引领者之一。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1994年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博士学位;随后,他在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林文斌致力于做“有用”的化学。他巧妙融合配位化学、纳米技术与医学,发明了用于生物医学应用的纳米金属有机框架,在生物与生物医学成像及癌症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全世界仅有的两种进入药物临床阶段的MOF,均出自林文斌实验室。

国际

韩国推出“国家科学家”制度,投入1.2万亿韩元引才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总统李在明近日宣布,韩国计划至2030年投入约1.2万亿韩元(约合58.71亿元人民币),用于引进2000名海外杰出及新兴研究人员;同时将设立“国家科学家”制度以支持本土科技学者。

据介绍,“国家科学家”将每年选拔约20名,每人获得“总统证书”以及每年1亿韩元的研究支持。他们将参与研发工作及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

此外,李在明强调,政府要选择创新的研发项目,而非那些稳妥且有保障的项目,并要恰当评估成果。他批评道:“韩国研发项目成功率超过90%,这有多荒谬?只有容忍失败,真正的研发才能蓬勃发展,国家也才会走向繁荣。”

美国康奈尔大学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和解

美国康奈尔大学11月7日宣布,该校已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和解,将恢复获得超过2.5亿美元的联邦拨款。该校成为第5所与美国政府达成和解的受调查大学。

根据和解协议,未来3年内,康奈尔大学向特朗普政府支付3000万美元,另外向美国农业研究投入3000万美元。此外,该校还同意向特朗普政府提供“匿名化的本科生招生数据”以接受全面审计。

此前,哥伦比亚大学、布朗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等已宣布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和解协议,而麻省理工学院等则明确拒绝“签协议换拨款”的提议。

逝者

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逝世,享年92岁

11月7日,武汉大学发布讣告,著名教育家、有机化学家,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11月7日15时33分在武汉逝世,享年92岁。

刘道玉,1933年11月出生于湖北枣阳,1953年考入武汉大学化学系,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被评为副教授,1985年晋升为教授;先后任武汉大学教务处处长、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校长。

讣告介绍,刘道玉担任武汉大学校长期间,他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为教育教学改革开风气、辟新局,率先推行学分制、导师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插班生制、转专业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为武汉大学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DNA先驱詹姆斯·沃森去世,享年97岁

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DNA先驱詹姆斯·沃森,11月6日在纽约逝世,享年97岁。

沃森于1947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学士学位,1950年获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博士学位。1953年,25岁的他与弗朗西斯·克里克共同发表了题为《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的开创性论文,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为解析遗传机制和蛋白质合成奥秘铺路。二人与莫里斯?威尔金斯于1962年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88年至1992年,沃森担任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人,推动生命科学研究迈入新阶段。

沃森的学术成就使他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但他同时因多次发表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等言论而饱受争议。2019年,沃森被其曾长期领导的冷泉港实验室撤销所有荣誉头衔。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警惕颜色鲜艳食品中的合成色素 天文学家发现有史以来最亮的黑洞光爆发
物理学家有望解决“高尔夫球手的诅咒” 撒哈拉沙漠将迎来更潮湿、更绿色的未来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