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么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2-15
选择字号:
浅谈《玩偶之家》■

 

■么辰

五四以来,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之下,有两部西方戏剧作品与中国观众最有缘分,一部是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它是改革开放之后排演的第一部外国戏剧作品,是时势使然。而另外一部则是著名的《玩偶之家》。

1914年,春柳社在上海首演《玩偶之家》,此后引起热潮不断。2014年正是《玩偶之家》在中国首演100周年,当时,由国家大剧院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制作。在今年圣诞节期间(也正是剧中故事发生的时间),这一版的《玩偶之家》再度回归大剧院舞台。

年轻时看《玩偶之家》,不知道“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设置阮克这个人物的初衷,除去必要的构连人物关系之外,会疑惑于阮克的出现究竟有什么意义。他曾热烈地追求娜拉却被拒绝,后来得了重病,在死前最后一次去看娜拉,昔日的爱人正与海尔茂情深意笃,而阮克只能选择一个人凄然离世。时过境迁,现在的我不禁有些了然,易卜生通过阮克写出了命运的不公正。如果说,每一个人都必须在这个世界上扮演一个角色,那么以阮克为代表的一部分人就很不幸地要扮演一些很不幸的角色,这类人永远追求不到自己的爱情,虽然也属有情人,但并没有终成眷属,甚至留给他们的只是一个人孤独地死去。只是易卜生写得相对比较含蓄——正像他的其他作品一样,需要观众自己去悟,不似莎士比亚会直接说:“命运女神是个娼妓。”

在写就《玩偶之家》时,易卜生正处于创作中期,越到晚期其作品的底色越加晦暗不明,甚至黑暗得伸手不见五指,出现了所谓的“精神死亡”。回想笔者看过的九部易卜生剧作,像娜拉和斯多克芒这样对于生活和理想还葆有一丝希望的人在其晚期作品中已荡然无存。当时的易卜生也并没有给娜拉和海尔茂之间的夫妻一场判死刑,在落幕之前,两人之间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海尔茂:难道我永远只是一个陌生人?

娜拉: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

海尔茂:什么是奇迹中的奇迹?

娜拉:那就是说,我们俩得改变到——托伐,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海尔茂说:可是我信,你说下去,咱们俩得改变到什么样子?

娜拉:改变到咱们俩在一起过日子真正像夫妻。再见。

海尔茂:娜拉!娜拉!她走了。啊!奇迹中的奇迹!

娜拉曾经幻想过的奇迹是海尔茂非但不会怪罪自己伪造字据向别人借钱,还会和她同甘共苦,一起面对柯洛克斯泰的要挟。这个幻梦或者说奇迹的破灭使她看清了海尔茂,也看清了这个家庭和自己可悲的处境,最终选择了离开。在结尾处,易卜生还是给观众以希望,他至少没有否认发生“奇迹中的奇迹”的可能——那就是彼此地位平等、以诚相待。

每次看《玩偶之家》时,总是让我想起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背带裤》,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同样因为一个很偶然的机缘巧合而看清了自己的丈夫,最终选择闪离。相比之下,《玩偶之家》还不算是最富戏剧性的。或许,现代女性地位的独立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经济地位的独立和无子化,两大因素使她们随时可以对自己的另外一半say goodbye,这或许就是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说的:“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中国科学报》 (2017-12-15 第5版 文化)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智能”胰岛素根据血糖水平自动“开关” 研究生学位论文初稿提交导师前的注意事项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