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晓 潘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8-26
选择字号:
高分三号卫星首批微波遥感影像图公布

 高分三号卫星首都机场影像

本报北京8月25日讯(记者甘晓 通讯员潘晨)今天,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对外公布了高分三号卫星获取的首批影像图。首批影像图影像清晰、层次分明、信息丰富、微波反射特征明显,包括北京首都机场、福建厦门、天津港、洪泽湖、黄海海域等卫星影像,涵盖聚束、条带、扫描、全极化等高分三号卫星载荷典型成像模式图像,反映了不同成像模式下地貌影像特点及海洋环境监测等情况。

记者从抓总研制高分三号卫星的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以下简称“五院”)了解到,该卫星在轨正常运行,按计划成功成像,图像效果质量优越,达到预期目标。这意味着,我国雷达成像卫星全面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的时代来临。

高分三号卫星于8月10日成功发射后,经卫星姿态稳定及状态建立,于15日首次开机成像并下传数据,目前已完成SAR载荷全部12种成像模式等测试工作。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密云、喀什、三亚卫星地面站和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牡丹江卫星地面站负责接收卫星数据,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对获取的数据完成了标准化处理,生产出初级产品。截至8月24日,高分三号卫星已获取并处理数据2.15TB,生产2级标准产品426景。

据悉,高分三号卫星共有12种工作模式,是目前世界上工作模式最多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据高分三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张庆君介绍:“自8月10日成功发射以来,高分三号卫星在轨运行良好,12种工作模式均初试身手,实现了任务的‘开门红’。”

目前,国外已经发射和应用的有陆地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和海洋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这两种卫星在研制上各有不同。而高分三号卫星是我国首次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上使用了多种创新性成像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图像分辨率,扩大了卫星观测范围,做到了“海陆全能”。不论是“看”楼房、街区、道路桥梁,还是港口码头、海上舰船,以及河流湖泊、山脉农田都清清楚楚,甚至把摩天大楼多少层、海浪的细小波纹都一览无余。

此后,高分三号卫星还将继续开展图像辐射定标、几何定标及图像质量提升等优化,数据处理能力和任务规划能力等地面系统测试工作。2016年12月完成地面系统测试工作后将转入应用测试与评价工作。应用测试期间,高分三号卫星主用户国家海洋局、民政部、水利部、中国气象局及其他用户部门和有关区域,将利用高分三号卫星获取的数据,开展卫星图像质量和应用评价。

《中国科学报》 (2016-08-26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智能”胰岛素根据血糖水平自动“开关” 研究生学位论文初稿提交导师前的注意事项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