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晓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1-1
选择字号:
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及环境影响因素
——香山科学会议第455次学术讨论会综述

 
■本报记者 甘晓
 

会议执行主席傅小兰、乐国安、杨玉芳、莫雷(前排从左到右)
 
心理学是当今科学体系中与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医学、社会科学并列的七大枢纽学科之一。心理学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心理学各分支在不断交叉融合和催生新兴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以及为社会乃至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发挥着独特作用。“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及环境影响因素”作为始终贯穿学科发展和应用的核心问题,在当前社会发展关键期值得进行系统的、深入的探讨。
 
以“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及环境影响因素”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455次学术讨论会,2013年3月26日~2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杨玉芳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莫雷教授、南开大学乐国安教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傅小兰研究员担任会议执行主席,来自高校、科研机构26家单位的44位国内跨学科领域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中心议题为:(1)心理行为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2)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影响和塑造;(3)心理学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进展。
 
杨玉芳研究员就“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与环境因素”这一主题,从五个方面作了主题评述报告。
 
杨玉芳研究员强调,心理学基本研究的主题是心理行为。心理行为的基础是人类的生理系统,心理行为的神经生物学研究是当代世界科学的前沿和可能孕育重大突破的领域;已有大量研究解释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对心理行为的塑造和影响,而关于心理行为影响社会文化环境的相关研究较少;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和方法论随学科自身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变革;心理学在当代科学体系中已成为枢纽学科且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杨玉芳研究员指出,学术讨论会应着重回答当前学科发展的关键问题,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中国心理学有望取得重大科学进展和重要实际贡献的领域是什么,如何有效组织国内心理学力量实现这些重要突破,学科系统内部以及外部环境中阻碍心理学健康发展的问题是什么,如何使科学界、公众和政府都能认识到心理学将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以及如何赢得心理学发展的良好社会文化和政策环境等。
 
与会专家在讨论中认为,心理学是枢纽学科,但国家决策层和公众对此的认识有待加强。心理学家应当积极发挥作用、主动广泛宣传、及时进行热点追踪。心理学的核心研究对象是心理与行为,研究内容和成果应该真正能够解决社会问题,已有研究成果和基础研究成果应当物化并用于改善老百姓生活。心理学有自身核心的研究对象,同时又与脑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有着密切交叉。心理学在技术、人才引进、培养和流动方面应顺应时代潮流。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进入中期评估阶段,现有规划中没有对心理学进行明确部署,心理学家应当向国家提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迫切需求的新想法并将其完善到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中。
 
与会专家围绕中心议题共同对我国心理学学科发展中的全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及心理学服务社会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和探讨;凝炼出当前心理学发展和服务社会亟待重视和解决的若干重大问题,并就学科发展的战略与对策提出了宝贵意见。
 
心理行为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
 
心理行为活动的基石之一是中枢唤醒系统,在此基础上出现的意识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外部事件和内部事件的高级编码形式,而神经元的动作电位是实现神经元之间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相关神经活动的捆绑进行多层次融合,从而实现多层次知觉客体,形成概念,也就是形成智力。为实现在复杂场景对客体的编码,门控体系是实现在各个层次上选择性加工的基础。建立在门控体系基础上的记忆过程在信息的时间保持上有阶段性和连续性,并有不同的神经机理。建立在记忆基础上的学习时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交互作用更加丰富化,以及交流更加丰富化。言语和艺术则是在内外环境交互背景下对交流需求的满足。通过对这一体系的递进式的介绍,北京大学李量教授认为可以预期理论生理心理学的诞生。
 
与会专家认为,心理行为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是当前研究热点。现有研究中发现脑和行为的关联度较低,这与研究的样本量和脑研究的内容有关,应强调采集多模态的数据,包含大脑激活、连接等,结合起来解释人类复杂的外部行为。美国和欧盟在脑数据采集方面已经有大量部署,我国亟待部署。技术手段的发展使得心理学可以对曾经无法验证的理论进行验证。神经心理学应当提出系统或整合的理论来指导科研人员进行系统研究。心理学与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有交叉,但也有学科独特之处,即心理学研究问题的独特性。针对国家需求,“幸福感”、“网络心理学”等都值得研究。
 
社会文化环境对人
 
心理行为的影响和塑造
 
贫富差距扩大使得社会阶层分化越来越严重,并且会通过人的心理和行为影响到社会。社会阶层可以界定和测量,是健康和情绪问题易感性的重要预测源而且会影响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与高社会阶层的人相比,低社会阶层的人自我控制感更弱、威胁敏感性更强、与陌生人沟通时会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投入的非言语行为、有更高的慈善捐赠意愿、同理心更高、移情准确性更高、对贫富差距倾向于情境归因。低社会阶层人的典型的社会心理与行为倾向如果进行积累和积聚,很可能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总之,人与社会阶层是一种复杂的双向作用关系,社会阶层影响着人的心理行为,人又通过具体行为影响甚至改变自己所处的社会阶层。
 
与会专家认为,社会文化对心理行为有影响,这一点无可置疑。但是,社会文化如何产生影响?东西方文化发挥影响作用的差异在哪里?有没有中国文化影响心理行为的特异性问题?要解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籍、种族所占比例的分析结果,要回答李约瑟问题、钱学森之问都需要从中国文化和社会经济环境中寻找原因。环境因素是复杂系统,心理学工作者应该从中提炼心理学可以解释和回答的问题,比如文化中的自我、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内涵、社会阶层的界定、社会信仰的重塑、幸福感等。社会文化环境对心理行为的影响孰因孰果?可以在研究中通过实验和准实验设计、回归和追踪研究及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回答。
 
心理学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与会专家认为,首先要明确国家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心理学工作者可以做出的独特贡献。已经开展的研究,如心理健康、幸福感、自我与幸福感的关系、诚信、中产阶层的管理、人工智能、国民心态调查等都很有意义。
 
二是心理学现有的研究积累,包括理论和基本假设,绝大多数是西方文化背景下、西方被试得出来的结果。我们需要开展中国的本位研究。
 
三是如何去回答这些问题,心理学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基础研究、构建指标等进行探索,如中国的社会环境评价体系、中国人的心理健康标准等。采集数据还包括向心理学研究者及利益相关者调研、采用计量学方法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找到心理学研究和社会需求的结合点。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进展
 
心理学研究者不能直接观察心理现象,而是通过观察行为(或脑活动)去推测心理现象,研究方法是以研究问题为中心的多重方法。新科技使得一些不可研究的问题逐渐可以研究,推动了学科领域的发展。实验设计和统计的进展,如对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之间关系的发现对实验设计有重要影响,自变量可以是连续变量,自变量之前可以有相关。统计技术的方法提高了实验的敏感性。追踪研究、混合增长模型等可以用于探讨因果关系。结合阅读障碍领域的研究,与会专家讨论了多学科交叉带来的新思路和研究手段的融合,探索了心理学研究方法进展带来的机遇和需要加强的方面,强调基础与应用研究应该是多水平、多手段、多学科交叉的,应加强追踪研究和大样本数据库的建立。
 
会议共识与建议
 
会议经过交流与深入讨论,与会专家就如何推动我国心理学学科发展、充分发挥心理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达成共识,并凝练出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以及涉及到学科发展相关的政策和管理问题,提出如下措施和建议:
 
1.建议国家尽快启动“人的心理行为特征”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从生物学基础和社会文化环境层面,全方位揭示中国人的心理行为特征的形成和发展机制。着重研究创造力、情绪智力、人格特征、合作行为、决策等心理行为特征,从基因、分子、脑层面揭示其生物学基础,从社会变迁、文化特点、网络环境等方面揭示环境与心理行为的交互作用。通过开展上述基础研究,获得对中国人心理行为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揭示人类心智本质,提高国民心理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组织编制《中国心理学发展十年纲要》。《纲要》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1)在基础研究方面基本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某些领域达到或领先国际先进水平;(2)在应用研究方面全面回应国家重大需求中的心理学问题,为我国教育、经济、社会的十年科学发展提供心理学的支持;(3)制定我国心理学科人才培养方案,规范心理学的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的组织机构。《纲要》将指导中国心理学研究和教学机构的学科发展,推动心理学在国际学科领域发挥重要影响,服务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
 
3.全面建设心理学专题数据库,重点支持纵向数据追踪,积累心理学基本科学数据、资料和信息并进行整合,形成系统、完善的心理学研究和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特征的基础数据库,支撑学科发展,服务国家重大决策需求。
 
4.针对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求,发布心理学专题蓝皮书,呈现心理学对不同研究人群或不同现实问题的基础数据、现状分析和规律解析,向国家、地方政府提出具体、可操作的建议和方案。
 
5.以制订标准、编写指南、系统培训等方式,规范心理学研究和社会应用的从业人员资质及工作行为,全面提升心理学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
 
6.以心理学科普丛书、资深专家讲座、媒体专刊或专栏等方式,特别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心理学知识传播,提高公众对心理学科学知识的认知水平,充分发挥心理学在社会生活中缓冲尖锐矛盾,提升积极情绪的作用。
 
《中国科学报》 (2014-01-01 第24版 55年形象)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智能”胰岛素根据血糖水平自动“开关” 研究生学位论文初稿提交导师前的注意事项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