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晶晶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3-29
选择字号:
李咏的第三个22年

 
李咏和哈文(左)在中国传媒大学1500人报告厅。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校友鲁健给李咏和哈文的母校首秀起了个名字叫“播音小情侣,春晚大舞台——我们的中国梦”。
 
■本报见习记者 张晶晶
 
2013年3月20日,李咏的档案、关系正式迁至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主持人”李咏正式变身“老师”李咏。从宣布离开央视这一消息之初至今,他从来没有用过“辞职”的字眼,他说这是一次工作上的调动。
 
在重新成为中国传媒大学一员的第二天,李咏和哈文回到了母校的舞台上。1500人的报告厅比起他们读书时的小礼堂不知大了多少倍,可到场的媒体和同学们还是把现场挤了个水泄不通。
 
拿上话筒的李咏每秒钟都是个具备优秀控场能力的主持人:“按理说今天是学术和内部的交流,但现场有很多媒体的朋友,得想想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首先感谢媒体的朋友,另外媒体的朋友中有许多传媒大学毕业生,希望明天有一个良好的报道气氛。”
 
大长脸的李咏加上节目中的“耀眼”服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此次出现在学生面前的着装也丝毫不逊色:白色衬衣、黑色长外套,外加哈伦裤以及染红的小辫,活脱脱像一位“大魔术师”。
 
陪同出席的哈文也选择了黑色着装,简洁干练但却没有夫婿那么招人眼球。也对,按李咏的话说:“哈文同学是来站台的。”
 
要多陪陪女儿
 
出发前女儿法图麦问“爸爸妈妈你们去哪儿”,李咏回答说去学校,问她你要不要去啊?
 
结果女儿很不给面子地答说:“没档期。”
 
不知何时起所有人都习惯将法图麦·李称作“小法”,李咏和哈文也自然而然地成了法爸法妈。
 
“我女儿叫法图麦·李,我咋就成了法爸了呢?有人一见我,嘿,老法!”中年被改姓,李咏似乎有一点郁闷。
 
年初离开央视的消息一出,立马闹得沸沸扬扬,虽然李咏和哈文第一时间说明了是工作调动,但是加盟地方卫视的猜测也是不绝于耳。
 
李咏究竟为什么离开央视?
 
在母校的舞台上,他第一次解释了其中的缘由。
 
“我没有规划人生的那个本事。我觉得路实际上是被一种力量规划了。”李咏说自己和22这个数字很有缘分,22岁时他大学毕业进入央视工作,在央视工作了22年之后,今年他迈入了人生第三个22年。
 
“到了第三个22,我是不是该想想自己的路,所以回到学校。”
 
2012年之前,通常除夕夜哈文都会陪着女儿。但这两年,李咏和哈文两个人都在为春晚忙活,女儿法图麦问为什么同学的爸爸妈妈周末和除夕的时候都会陪在身边,“你们就不能有一个留在我的身边吗?”
 
“孩子说这话比较刺痛,我这闺女又比较黏人。”从那个时候起,李咏似乎就有了离开的想法,如果哈文和他之间必须有一个人牺牲,那他当仁不让。
 
在李咏看来,哈文正处在事业的上升期,而自己“发光发热的时期已经差不多过去了,剩下的就只有余光余热了,我就把这点余热用在我的家庭上”。
 
情系广院
 
于是李咏就向台里打了调离报告,这其中的过程并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复杂。
 
“这是双向的,传媒大学也愿意接收,按照程序走就调动,然后办手续。”
 
中学时代学过画画、练过跑步、唱过男高音的李咏1987年从新疆来到北京,那时中国传媒大学还叫北京广播学院。就读于播音系的他觉得做个播音员没啥意思,所以老往电视系的教室跑。有不少姑娘喜欢这个有才气的新疆小伙,可他唯独喜欢棱廓分明的宁夏姑娘哈文。
 
上课的时候他扯张纸画哈文的侧脸,画完拿铅笔戳人家,“哎,哎”。他问哈文你喜欢什么样儿的男孩,哈文说“身高要一米八”。看李咏颓了脸,补了句:“至少一米七五。”
 
“我体检刚量了一七五五!”
 
上大学前李咏的爸爸跟他说大学里要好好谈场恋爱。李咏显然出色地完成了这项任务,李咏说校友鲁健给他们夫妻的母校首秀起了个名字叫“播音小情侣,春晚大舞台——我们的中国梦”。事实上,这对广院小情侣从大一恋爱,度过整个大学时代,之后进入央视,结婚生子,相伴至今,长久以来都是广为传颂的校园情侣佳话。
 
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校园里,其实早就不乏央视前著名主持人的身影。张绍刚长久以来都在电视系执教,崔永元也在学校成立了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去年8月王志也已正式担任校长助理一职。
 
李咏说在传媒大学的具体工作事宜尚未正式讨论,究竟教授什么课程、定级什么职称还都不清楚。但他一直强调,自己未来的工作重心都将以教学为重,希望能将自己2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来到传媒和大家一起,最大价值是我的从业,我干过很多。不讲有很多经验,但是我有很多实战。我在最新颖的节目中实战之后赶紧回来告诉大家,综艺主持人往大了看很重要。”李咏提出综艺主持人应该是独立学科,包容非常多的内容,而大学四年只是这个职业的一点点。
 
崔永元的口述历史公选课上学期初设就已爆满,从普通教室搬到400人报告厅,后来搬至1500人报告厅还有许多同学在走廊过道席地而坐。不少同学已经提议李咏直接把课开在1500。
 
依然还是主持人
 
传媒大学的师弟师妹们为李咏和哈文夫妇制作了一个小片子,来回顾二人的大学时代。李咏抻着脖子看舞台两侧的屏幕,上来就是一句:“这是哪个系的同学拍的,尺寸不大对吧!”
 
1991年进入央视的播音系毕业生李咏做的并不是主持人,而是记者、编导,制作了《看新疆》、《在新疆》等一系列专题片。直到1998年1月才极不情愿地服从台里安排做了《欢聚一堂》的主持人。
 
让李咏成为家喻户晓的央视一哥的节目是《幸运52》,拿他自己的话说是“走了狗屎运”。当时电视台其实已经不怎么准备做大型节目了,结果被李咏赶上了末班车,创新的节目形态加上良好的团队合作。李咏火了。
 
后来有了《非常6+1》、《咏乐汇》、《梦想中国》等等为他打造的节目,但是一切始于《幸运52》。
 
观众喜欢这位辨识度颇高、能言善辩、能给自己带来无限欢乐和幸运的主持人,但河边走着走着不小心也会湿了鞋,不管是草鞋还是昂贵的皮靴。
 
春晚的零点倒计时一直让主持人们很有压力,众目睽睽之下要确保说话的节奏、时间刚刚好和那声“嘀”配合无误。2007年的倒数三分钟,被称为“李咏的黑色三分钟”。
 
虽然重播的视频都将这三分钟替换为之前彩排时的画面,但是直播失误的段子在网上仍然广为流传。张泽群说错了对联、李咏忘词、朱军抢词……接下来一片混乱。这只是诸多解释中的一种,还有主持人勾心斗角、事后朱军打了李咏等各个版本。
 
这是一次失误,但它也只是鞋子上的水而已。擦干净,依然是双漂亮鞋子。
 
李咏本人一直没有解释这件事情,缺席了一次春晚之后,每年除夕夜里他依然在方盒子蹦来蹦去陪大家过年。
 
“成年人做事情你要想好了去做,一步一个脚印。”对李咏而言,漂亮的出拳比解释我为什么上一场打输了来得更重要。
 
4月的央视一套依然不会少了李咏,和《中国好声音》制作公司灿星合作的《舞出我人生》即将开播,另外还有一档《爱拼还会赢》的职场类节目在东南卫视开播。感谢制播分离,李咏老师还会是观众们喜爱的主持人。
 
《中国科学报》 (2013-03-29 第8版 视界)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学者研究入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案例 人工智能在黄石公园下发现8.6万次地震
研究发现调控甜瓜成熟的两个关键转录因子 月壤取水 可产燃料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