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花柱异长独立进化超过了20次,这个复杂的多态现象被作为趋同进化的经典案例被生物学教科书广泛采纳。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德铢、王红带领的研究团队开展的异型花柱植物进化生态学研究获得进展,相关成果发布在《新植物学家》等期刊。
达尔文在1877年对植物异型花柱现象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极具天赋思索,之后,众多进化生态学家对异型花柱综合征的功能进行探求。常规的思路是利用异型花柱植物花粉附属多态特征,识别并跟踪花粉转移方向和当量,间接推断花部综合征的繁殖适应功能。事实上,花粉落置的数据并不能准确反映现实的繁殖成功,因为合子前的生理亲和性差异、花粉管竞生以及合子后的近交衰退等过程对各种交配来源的繁殖输出会产生不对称的影响。为了克服这些研究模式的局限性,近年来李德铢、王红等人以茜草科二型花柱植物滇丁香为研究系统,采用DNA分子标记回溯父本的技术,对异型花柱花部综合征的繁殖功能开展了系列创新性研究。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资助。(来源:中国科学报 郭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