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至21日,由广东省科协主办、广东省食品学会承办的新质生产力赋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东江门召开。大会聚焦食品产业创新发展,汇聚食品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为广东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
作为2025年岭南科技创新论坛七大平行论坛之一,本次大会以“探寻新质、赋能产业”为主题,通过1个主论坛+3个分论坛,以学术报告、分论坛研讨、实地参观等形式,围绕“健康食品研发”“食品安全监管”“农产品副产物利用”等核心议题,与会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大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
大会现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陈振宇以《膳食纤维与大健康——从短链脂肪酸谈起》为题,系统阐述膳食纤维与慢性疾病预防的关联,解析短链脂肪酸的生物学功能,并结合食醋产品案例,探讨其对胆固醇代谢的调控作用,为大健康食品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扶雄针对食品饮料“高糖、高 GI”行业痛点,在《甘蔗多酚降血糖机理与低升糖健康食品开发》报告中提出将甘蔗糖蜜提取物融入食品加工,为降血糖烘焙食品、功能饮料开发提供技术路径,助力传统食品产业功能化转型。
广东海洋大学教授刘书成以《科技创新赋能对虾加工业新质生产力》为题作报告,针对对虾加工流通中的“保活难、损耗高、附加值低”等难题,提出绿色加工、品质保鲜等技术方案,为国内对虾产业提质增效提供新思路。
五邑大学研究员刘磊在题为《豆渣益生菌发酵技术及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的报告中,聚焦农产品副产物资源化利用,通过筛选专用益生菌、优化发酵工艺,解决豆渣“豆腥味重、口感粗糙”问题,并成功研发豆渣饼干产品,大幅提升豆渣食品化利用率。
大会同步开设“预制菜品质提升研讨会”“焙烤及休闲方便食品产业沙龙”“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素研讨会”三个分论坛,针对食品产业细分领域展开深度研讨与经验交流。其中,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素研讨会定向邀请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代表参会,聚焦“成果转化、技术对接、校企融合共同体建设”。
会上,开平市推介了开平市食品产业投资环境,从产业基础、政策支持、区位优势等,介绍了开平当地的产业现状、农业资源优势以及“开平优品”品牌建设情况。大会还征集了百余项省内食品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并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暨南大学等9所高校及科研院所代表介绍本单位各团队研究方向及科研成果。
此外,“云山珠水,食领未来”校企融合共同体建设方案研讨环节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段淳林作《顶层设计,高端品牌的文化之争》报告,为食品产业品牌建设提供策略。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