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记者从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获悉,该院开出新一代溶栓药物注射用替奈普酶的全国首张处方,这标志着我国静脉溶栓进入"一支通"高效救治时代。即无需长时间静脉滴注,临床医生只需推注一针,5-10秒内即可完成给药,且一支剂量能满足所有体重人群的用药需求。
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是指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发生缺血、坏死,失去相应的大脑功能,约占所有卒中患者的80%。在4.5小时时间窗内(从发病到接受治疗的时间)开展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主要的缺血性卒中治疗方法。通过溶解血栓,以达到血管再通恢复脑组织的正常血氧供应的目的,有效降低死亡率和残疾率,改善患者预后。原研替奈普酶进入临床,为发病后4.5小时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带来了更安全和高效的治疗选择。
“夏季是脑梗高发季,老年人及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应格外警惕。”开具首张原研替奈普酶处方的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脑血管病治疗中心主任史万超指出,“如果出现偏瘫、嘴歪、说话不清楚的症状,患者一定要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到家附近的医院就诊,及时溶栓能有效避免脑梗引发致残致死的不良结局。”
据了解,患者为一位老年女性,在家中突发言语含糊伴左侧肢体麻木无力,家属立即将其送至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急诊,经多项检查和评估后,被诊断为急性缺血性卒中。
史万超表示,“此次患者能获得理想的预后,一方面因为家属送医及时,另一方面得益于创新药物的应用,ORIGINAL研究显示接受原研替奈普酶静脉溶栓的患者90天极好功能预后高达72.7%,减少长期以来脑梗给患者带来的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痛苦。此外,之前临床上使用的溶栓药物都无法做到一支剂量匹配所有体重的患者,而原研替奈普酶的一支覆盖了所有体重患者,使得患者在入院后最快30分钟内完成静脉溶栓治疗成为可能。”
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6小时后,言语和肢体功能已基本恢复。(供图)
?
但事实上,我国仅约5%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了溶栓治疗,临床上仍有大量患者因错过时间窗而无法接受溶栓治疗。
为此,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在院领导的带领下,高度重视卒中中心建设,通过整合院内资源,优化救治流程,为患者搭建起一条快速识别、迅速诊断、及时治疗的高效诊疗通道。
“加快创新药物进入临床,就是为了给更多患者争取溶栓机会。便捷高效的溶栓药物将在卒中的院前急救、转运途中以及院内急救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脑梗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窗’,期待创新药物的到来能造福更多患者。”该院副院长李章一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