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王冰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5/26 20:26:38
选择字号:
青岛农业大学创新技术破解奶牛乳房炎难题

 

近日,记者从青岛农业大学获悉,该校动物医学院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李祥迪牵头成立牛产业服务团,其团队历经三年研发的“奶牛乳房炎智疗侦愈卫士”,为我国奶业破解乳房炎难题提供了创新路径。这项聚焦行业痛点的“检、治、监”全链条技术突破,已在全国多地养殖场落地生根,成为科技兴农的生动实践。

团队在实地检测  受访者供图

作为全球奶业的主要威胁,奶牛乳房炎长期困扰我国中小养殖场。李祥迪团队走访全国8省32市的136家奶牛场调研发现,超八成中小养殖场受乳房炎高发困扰,传统诊疗模式因依赖专业兽医、治疗周期长、缺乏疗效监测等问题,导致每年经济损失超百亿元。中小型养殖户曾因乳房炎一周内弃养多头奶牛的场景,成为团队攻坚的初心动力。

据介绍,针对“诊断难、治疗慢、监控盲”这三大痛点,团队开发出三大核心技术。一是现场检测试纸条实现“乳汁即滴即检”,5分钟出结果且成本低廉。二是头孢洛宁注入剂(膏剂)采用磁性微球靶向技术,治愈率提升至95%,弃奶期从5-7天缩短至24小时,药物残留低于国际标准。三是奶质初诊探针通过超高效液相检测技术,2分钟即可让养殖户通过数据可视化掌握疗效。

团队在外出调研  受访者供图

目前,该技术已在全国范围内展现出显著成效。内蒙古自治区某存栏436头奶牛的养殖场应用后,乳房炎发病率明显下降,月均增收超3万元;山东青岛即墨孟屯24家农户试用后,全镇月均产奶量增长5万斤,损失减少约10万元;河北乐源牧业、君乐宝等企业规模化应用中,技术有效率超90%,获养殖户广泛认可。

据悉,团队构建的“政府+高校+企业+农户”协同模式,在全国建立技术服务点,开展超百场技术培训,培养千余名新型职业养殖户。项目已申请7项专利、4项软著,核心技术通过“国内领先”科技查新。从技术创新到产业赋能,这支青年团队用科技守护奶业安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动能,提供了可复制的青年创新样本。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学者研究入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案例 人工智能在黄石公园下发现8.6万次地震
研究发现调控甜瓜成熟的两个关键转录因子 月壤取水 可产燃料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