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5/18 19:31:04
选择字号:
聚焦AI+教育,第二十二届上海教育博览会开幕

 

人形机器人、VR教学、学生自制小卫星……5月16日,上海展览中心热闹非凡,2025第二十二届上海教育博览会(以下简称教博会)正式开幕。

教博会揭幕式。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

本次展会的主题为“‘育’见AI,智启未来”,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主办。展区分为市级展区、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展区、AI+教育特色主题展区、高等教育展区、区域教育展区、职业教育展区以及人工智能教育共同体展区等七大展区。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等出席开幕式。

“我在开幕式前专门看了各个展台,切身感受到AI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活力和生机,非常令人鼓舞和振奋。”黄震在致辞中表示,“本届教博会全面展现了上海在AI赋能教育方面示范性、引领性、前沿性的特色做法和重要成果,也体现了上海教育在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当中的责任担当。”

近一百三十家教育单位,AI融入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展会期间,近一百三十家教育单位在现场集中展示各自在AI+教育方面的实践与成果。

教博会现场。江庆龄摄

  ?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脱节,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探索大中小学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以期打破不同学习阶段之间的鸿沟。

在本届教博会现场,可以看到大学、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AI+教育”实践案例。当AI日益成为一门“通用语言”,随着AI与教育联系的日益紧密,一场教育的“破冰”之旅也在加速进行。

发展科学智能(AI4S/AI4SSH)是复旦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服务上海科创中心的重要战略。近年来,复旦大学充分依托国内最大的云上科研平台CFFF,正在加速AI基础研究与技术突破。

2024年以来,复旦大学陆续实施AIA课程体系建设和教育模式改革会战(“AI大课和AI驱动的教与学融通改革,举全校之力创造AI+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新局,推进“智学”“智教”“智评”“师生共创”等全要素协同发展的AI赋能教育教学变革,推动“AI大课”从1.0向2.0迈进。

作为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由科院上海实验学校构建了“For AI”“By AI”双轨并进的AI教育体系。

在“For AI——为了人工智能的教育”维度,学校系统实施了信息科技国家课程、人工智能地方课程及校本特色课程,并将AI技术融入各学科教学和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中,打造浸润式AI教育生态。

在“By AI——人工智能赋能的教育”维度,学校自主研发了“中科智核——教学全流程数智协同平台”,深度整合AI与数字技术,构建覆盖“资源建设-教案设计-课堂教学-师生评价-学业辅导”的全流程智能系统。

此外,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构建了科学与人文相融的现代课程体系,并将AI与国家课程深度融合,创设“数智学谷”学习生态;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实验小学依托智慧教育生态,以数智技术赋能创新教育,探索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到生态构建的转型变革;从智.能晨检到个性化学习,从运动监测到成长评估,上海市静安区安庆幼儿园将信息化与教育场景的有机融合,满足幼儿自发、自主的成长需求,促进幼儿的主动探究与自主学习。

与此同时,市级展区全面展示了上海在基础教育领域借助AI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生态、在高等教育领域借助AI引领科研与教学范式转型、在职业教育领域借助AI产教融合培育技能人才,在终身教育领域借助AI构筑终身学习新图景,立体清晰地呈现出AI如何推动教育变革。

长三角深入推进AI+教育变革

在深入推进长三角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下,本届教博会市级展区首次汇聚长三角三省一市,展示四地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以AI为引擎,变革教学模式与科研范式,打造立德树人新生态与新格局的种种举措与成果。

同时,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展区邀请苏浙皖三省在AI教育领域有显著成果的高校、中小学进行联合展示,重点围绕AI时代,长三角地区在教育生态变革、技术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及跨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的新突破和新成果。

活动现场,西交利物浦大学借助“西浦君谋AI平台”,向观众介绍了学校在教育AI领域的深化战略,并展示“人机协同”这一创新教学实践的新模式。通过引入AI助教系统,学校显著提升了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并满足了他们对个性化学习路径的需求。此外,通过全面应用AIGC工具,学校教学质量以及跨校区的协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多校区管理能力也得到增强。

徐州市云苑路小学构建的“学习发生在儿童足迹所至”育人体系;杭州市钱学森学校自主研发的“爱心小叮当”系统;安徽大学“AI+材料”“AI+医学”特色应用场景实践……这些项目同样引人关注,展现了学校在相关领域的崭新探索与显著成果。

线上+线下,共探AI教育范式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主题分享活动也于开幕式当天举办。活动现场,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与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好奇猩科技共同签约,开展中小学AI教育“产教融合”创新范式战略合作,并与青少年科技创新研究合作成立青少年科创实践发展联盟。多方将共同合作探索符合青少年认知规律的AI教育范式,推动AI教育资源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有效落地,构建产教融合、校社协同的教育生态。

教博会期间,还将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张兆国、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华东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周傲英等业内专家以及来自全球的教育、产业、科普等领域大咖以最前沿的视角,聚焦“AI驱动变革 产教融合破界”主话题开展头脑风暴,汇聚全球智慧。

同时,“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实践与探索”“AI+教育应用场景与融合”“科学教育的国际化实践”三场分享会,将三个垂直领域开展深度交流分享。

此外,本届教博会新栏目“AI教育,局长说”将从5月19日起上线,以短视频的形式带领观众陆续走进上海16个区,实地探访教育一线的AI+教育特色场景。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社长、总编辑仲立新表示:“教博会已连续举办22届,我们深切感受到教博会已经成为上海教育宣传的重要平台、教育领域和社会各届经验交流分享的重要载体,并推动了社会各界对于教育的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是中小学生体验教育、理解教育、选择教育,从而确立自己的人生选择的重要载体。”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南岳衡山首次拍到“水凤凰”清晰影像 “三体计算星座”首发奏凯
新型单原子催化剂提升锂硫电池性能 他们在724首古诗词里,寻觅江豚足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