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黄勇华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5/2 20:04:20
选择字号:
全国最大规模海上风电打捆送出工程投产

 

4月30日,广东500千伏鹅凰开关站及相关线路升级改造工程(以下简称鹅凰系列工程)正式投产。作为全国最大规模的海上风电打捆送出工程,该站汇集了粤西6座巨型海上风电场和两座常规火电厂资源。

记者了解到,此次并网容量为695万千瓦,到2026年电源接入规模将达1092万千瓦,接近半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预计每年将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超过300亿千瓦时电量。

4月30日,广东500千伏鹅凰开关站及相关线路升级改造工程投产。陈海东  摄

  ?

风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迈入高速发展新时代。近年来,广东积极出台政策,发挥地域优势,仅用5年时间,推动海上风电总装机规模跃居全国第一。阳江是广东省首个电源总装机超过2000万千瓦的城市,大部分电力需外送至大湾区。

鹅凰系列工程以阳江500千伏鹅凰开关站为主要关联,包括广东500千伏茂名博贺电厂3、4号机组项目接入系统工程、广东粤西网架优化工程(二期)、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接入系统工程、500千伏珠西南点对网送电通道改造工程、阳西电厂7、8号机组项目接入系统等5项广东省重点工程,涉及阳江、云浮、茂名、佛山、江门等5个地市,关联博贺电厂、阳西电厂、和合海风厂等3个电源,工程总投资超过100亿元,计划建设开关站2座,新增线路长度超1000公里。

4月30日,广东500千伏鹅凰开关站及相关线路升级改造工程投产。温存 摄

  ?

“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难以单独稳定供电。通过与常规电源打捆,可以利用常规电源的稳定性弥补新能源发电的不足,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新能源与常规能源打捆主要分为三种模式:新能源+火电、新能源+核电、新能源+水电。”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管姜拓说。

鹅凰系列工程升级改造后,接线方式从原来的“5进3出”变为“7进6出”,为粤西地区能源输送及大湾区电力供应提供坚实支撑。“我们采用‘风火打捆’的方式送出新能源,实现了大规模海上风电与火电的多能互补,最大程度促进海上风能消纳,实现多能互补。”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战略规划部经理刘俊磊说。

今年1月8日,工程改造过程中,组立完成广东500千伏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接入系统工程N9塔,该铁塔高158.6米,为阳江地区最高电力铁塔。王艳萍  摄

  ?

截至今年3月底,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的新能源装机已超过2.1亿千瓦,稳居南方区域第一电源地位,新能源最大电力渗透率达到56%、发电量占比达到21%,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然而,新能源大规模投产带来的“双高”(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电力系统特征显著,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全新挑战。

“像鹅凰这么大规模的新能源送出容量,以及复杂的安全稳定特性挑战,在国内外都很少见。”姜拓表示,南网总调联合南网科研院和国内多家装备制造企业,深入研究“双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特性,攻克了新能源与常规电源打捆送出的安全稳定控制难题。在电网有需求时可以对新能源实施大范围调控,实现了新能源从“不可控”到“可控”的转变,提炼的认识论、方法论,为后续新能源打捆送出工程、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探索了经验,提供了样板。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者为蔷薇属物种演化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科学家在AI模型中内置“防火墙”
探秘繁殖密码:铺就葡萄育种“黄金路线” 地球“极客”勇探火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