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工业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杨志峰院士团队梁赛教授课题组通过构建多模型耦合的综合分析框架,揭示了全球食品贸易对甲基汞相关健康风险的影响。相关成果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于《细胞报告-可持续发展》(Cell Reports Sustainability)。
全球食品贸易中隐含的甲基汞相关健康风险流动网络。研究团队供图
?
甲基汞是一种神经毒性化合物,主要通过膳食途径摄入。食品贸易被认为是食源性风险传播的重要途径,但其对全球甲基汞相关健康风险的影响仍然未知。
研究团队基于前期构建的全球海鲜甲基汞浓度数据库以及全球膳食甲基汞暴露评估模型,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等资助下,成功构建了一个集食品贸易模拟、健康风险评估和复杂网络分析于一体的综合框架,揭示了全球食品贸易对甲基汞相关健康风险(以胎儿智商损失值表示)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2018年全球膳食甲基汞暴露导致胎儿智商值下降1.9×107点,其中38%隐含于食品贸易,且主要集中在4%的贸易流中。食品贸易能有效缓解全球1.3×106点胎儿智商损失值,尤其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及中东和北非地区。此外,尽管一些进口食品隐含较高的甲基汞相关健康风险,但它们对进口国居民造成的健康风险低于本地同类食品。
该研究强调了食品贸易在调控甲基汞相关健康风险中的重要性。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rsus.2025.10030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