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伴侣动物生物安全风险预警及防控技术团队在猫白血病病毒核心抗原上成功鉴定出两个新型抗体特异性识别位点,为开发高特异性诊断试剂和疫苗设计提供了关键分子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猫白血病病毒是引发猫科动物免疫抑制、贫血及淋巴瘤等多种致命性疾病的传染性病原体。该病毒编码的p27核心蛋白因其高度表达与稳定性,成为诊断检测的关键靶标。然而,目前针对该病毒抗原表位的图谱尚不清楚。
该研究成功筛选出两株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精准定位出两个关键抗体表位。三维结构建模与保守性分析表明,这两个表位均位于病毒颗粒表面,且存在于猫白血病病毒各亚型中,显示出良好的诊断应用潜力与广谱识别价值。
该研究不仅深化了对猫白血病病毒免疫识别机制的理解,也为今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猫白血病病毒检测试剂盒及疫苗设计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支持。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ijbiomac.2025.148439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