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楠)我国土壤修复行业起步较晚,随着“土十条”的实施,土壤修复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作为新兴产业前景广阔,然而伴随发展而来的问题也在逐步显现。
“诸如缺乏系统性顶层设计,行业门槛不高、尚未建立规范的土壤修复市场,修复人才和技术短缺、修复资金缺口较大等。”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江苏省委主委、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研究员周健民表示。
他呼吁,各方应高度重视土壤修复行业存在的问题,为行业健康发展谋求出路,在政策标准、构建稳定的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完善。
首先,摸清底数,正确评估市场规模。周健民解释说:“要精准识别土壤污染范围和程度,将对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与其污染水平和最终使用用途紧密结合起来。既要及时治理,也要避免过度治理,浪费投资。”
第二,制定标准,规范市场行为。在国家层面上进一步制定土壤污染调查、风险评估、检测技术和环境质量技术标准,各地政府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细化,使土壤修复工程处于受控状态下。
第三,大力培育、储备相关技术和人才。
第四,提升效益,构建土壤修复稳定的商业模式。“这需要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联合机制,不断提高土壤修复的综合效益,才能形成稳定的商业盈利模式,弥补资金缺口,促进市场发展。”周健民说。
《中国科学报》 (2018-03-20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