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研究发现,土壤中添加生物质炭对土壤碳既可以表现为正激发(加快土壤有机碳的分解),也可以是负激发(减缓土壤有机碳的分解),或者无激发(不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分解)。然而,却不清楚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即哪些因子在控制生物质炭的激发效应。
沈阳农业大学的丁凡博士与澳大利亚大学新南威尔士基础产业部的Lukas Van Zwieten教授合作,从过去27个室内培养的研究中搜集了1170组数据,利用增强回归树模型(Boosted regression tree)来解析不同因素对生物质炭的激发效应的贡献。
结果表明: 室内培养条件和生物炭性质对生物质炭激发效应的影响大于土壤性质。对生物质炭激发效应影响较大的因子是培养时间,土壤湿度,生物炭C/N和N含量,制备生物炭时的热解时间和土壤质地。正激发效应多发生在室内培养的前2年,之后转变为负激发效应。 低N生物炭或土壤湿度较高时多表现为负激发效应,反之则表现为正激发。并且,生物质炭产生负激发的程度随生物炭C/N,热解时间,土壤粘粒含量增加而增加,但随土壤C/N增加而降低。此外,作者还分析了生物质炭产生正激发和负激发效应的机质。
研究成果于2017年12月22日发表在《土壤与沉积物期刊》(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上。(来源:科学网 )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