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应益昕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9/20 8:48:26
选择字号:
唐熠达:我们传承和追求的是一种奉献精神

 唐熠达

■本报记者 应益昕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办公区,片刻等候之后,记者听到了楼道里匆忙的脚步声。随后,56A病区主任唐熠达推门进来。“十分抱歉,久等了!”一如唐熠达的助理所描述的,这是一位“温和甚至有些亲切的主任”。

传承阜外精神

“要想做一名优秀的医生,你是不可能准点下班回家看电视的。”这是唐熠达刚刚来到阜外医院时,时任院长高润霖院士在新员工培训上讲的一句话。这句话,唐熠达一直谨记在心。

日后的工作,他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多年来,晚上手术到下半夜,第二天正常出门诊,是唐熠达和众多同事的工作常态。

而手术之余,唐熠达还在考虑如何让患者花更少的钱,接受更有效的治疗方案。2012年,他开始积极配合院方推进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应用。比如,结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主动脉介入治疗优势的“一站式”(内+外科)杂交手术,既有机结合了内科和外科各自的优势,又降低了分次手术和单纯外科治疗的风险和费用。

“我们承蒙前辈恩惠,能踩着前辈的脚印前行,大家有的是感激,有的是传承,没有的是抱怨,追求更多的是一种奉献精神。”唐熠达说,“阜外医院刚刚过完60华诞,60载重开甲子,作为与阜外医院共同成长的一分子,我希望自己能为阜外医院的发展奉献更多力量。”

跨学科为患者搭建“生命之桥”

随着临床分科越来越细,很多专科医生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亚专科。对此,唐熠达认为,患者是一个整体,医生不能片面地考虑一种看似孤立的疾病而忽视患者其他并存的病患。比如,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往往既得不到心血管科医生的重视,也得不到内分泌科医生的关注。

而唐熠达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众多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经常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遂之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付诸于实际研究。他领衔的课题组率先在国内进行了“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心血管疾病”交叉学科研究。

从高危人群到已患病人群,再到普通人群,通过严谨的科学实验,他们从多个层面阐述了甲状腺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并于2012年主编了《甲状腺与心血管疾病》。这是该交叉学科领域的第一部著作。唐熠达还领衔北京市重点攻关课题,为此类患者探索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患者本身并不能认识到这类复杂的疾病情况,需要多个科室的医生参与治疗,制定更为合理的方案,否则患者的病情可能会被耽搁。”唐熠达告诉记者。

传播规范化诊疗的理念

本科毕业于湘雅医学院,就职于阜外医院,还曾有一段耶鲁大学医学院研究经历,可以说唐熠达一直在走高端和前沿路线。但熟悉他的人都说,唐熠达是一位“接地气”的医生。

为切实帮扶基层医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从2009年起,唐熠达依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病专委会GAP-CCBC系列会议”和“千县万医”工程,以实战病例分析为切入点,帮助基层临床心内科医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2015年,他又牵头组织开展了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分会青委会的“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策略全国巡讲”,至今已走过海南、福建、湖北、青海4站,并将继续走进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

与此同时,唐熠达相继开展了倾囊相授、跨越之路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培训班等一系列活动,致力于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医生的手术技术水平,广泛传播经验,交流心得以及手术技巧。

“因为各地区发展不十分平衡,全国各地的医院之间,甚至是同一地区的不同医院之间,医疗水平都存在差异,非常希望能通过培训班等活动将规范化诊疗的理念传播到全国各地,为推进分级诊疗和人民健康尽一点力。”唐熠达表示。

《中国科学报》 (2016-09-20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科学家创有机小分子催化新纪录
科学家欲在脆弱冰川周围建屏障 7月福利!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