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珉琦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5/3/26 22:39:54
选择字号:
野生动物保护:爱我请不要理我

 

在动物保护组织、专家眼里,野生动物的“可爱”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误解,而爱的“泛滥”,更可能会好心办坏事。

爱我,请不要理我

■本报记者 胡珉琦

今年年初,湖南卫视开播的一档动物真人秀节目《奇妙的朋友》在动物保护领域引发了强烈质疑。微博网友、国内多家环保组织,公开呼吁抵制该节目。而近日,世界动物园和水族馆联合会(WAZA)、国际灵长类学会(IPS)、联合国类人猿生存合作组织(GRASP)也公开谴责这档节目。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透过这场愈演愈烈的争论变得“紧张”起来。

宣传动物保护错了吗?

《奇妙的朋友》是湖南卫视2015年第一季度主打的真人秀节目,节目组邀请了6位演艺明星进入野生动物园担任“实习饲养员”,讲述人与动物相处的故事。这样一档“新鲜”的节目,迅速占据了同时段收视第一的位置。

但很快,《奇妙的朋友》“6宗罪”“7宗罪”等字眼相继出现在网络上。同时,越来越多的环保组织加入到对节目的声讨队伍中。他们主要认为该节目让明星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违反国家林业局的禁令,此外,让野生动物穿衣服等将动物人格化的叙事方式违背野生动物福利。

就在3月3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当天,《奇妙的朋友》节目官微发表了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动物生态与恢复研发中心主任胡慧建的文章作为回应。文章指出:“一个节目,能影响多少人共同来爱护动物,这个能量是非常强大的。《奇妙的朋友》是一个非常有价值和有意义的节目。”

宣传人与动物友好相处,难道错了吗?

“可爱”是一种误解

在节目中,明星也如普通人一样,见到熊猫、树袋熊、小黑猩猩这些被公认的“萌”物时,顿时“心都化了”。

但在动物保护组织、专家眼里,野生动物的“可爱”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误解,而爱的“泛滥”,更可能会好心办坏事。

在《奇妙的朋友》给出的专家文章中提到,“现在动物园饲养的动物大多属于子二代,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只有子二代及之后的动物才可以被正当利用,子二代及之后的动物已基本摆脱野生动物的概念”。

对此,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副主任、科普专家郭耕并不赞同。他认为,动物园里的野生动物本质上依然是“野生动物”,它们只是被关了“禁闭”,在人类的恩威之下,被迫屈从。而家畜、宠物等真正的驯化动物是完全依赖于人的,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

在节目中,明星经过训练,很快能与海豚一起为观众表演,海豚“亲人”的个性仿佛是再肯定不过的了。但事实上,看过纪录片《海豚湾》的人恐怕不陌生,大批的海豚家族被驱赶到一个浅水湾后用渔网拦截起来,然后由水族馆的人员去挑选。“它们为了与人‘亲近’,是付出了昂贵的生命的代价的。”郭耕说。

如今,科学家越来越担心,海豚与人类形成了一种模式:第一批冲上浅海的海豚会被当地人收养起来,成为度假者眼中的风景;越来越多的海豚从更远、更深的海洋接踵而至,其中一些海豚难免会遇上那些以“曾与海豚共泳”为荣者;以后海豚就变成为人所用,越来越习惯于被人喂养呵护,甚至会变得主动来寻求人类的庇护。

在野生状态下,海豚一样具有攻击性,例如,宽吻海豚通常会以群居方式生活,它们牙口锋利、尾鳍有力,天生会在群体肉搏战中撕咬或重击对手。远不是人们能亲近、抚摸的对象。而水族馆里的“乖孩子”海豚,常常处在紧张、敏感的状态之下,它们卖力表演不过是为了求得“生存”。

节目中,明星们偶尔也见识到了那些“萌”物会抓挠、会咬人的一面,还惊讶不已。有人甚至为自己真诚的付出,却得不到它们的理解,而感到“伤心”。

人类很享受那种被需要、被依赖的感觉。他们付出情感,同样希望得到野生动物在情感上的回馈。然而,这种付出,并不是野生动物想要的。

距离产生美

郭耕说,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动物自由时,切莫帮倒忙;动物有难时,及时帮一把”。在他看来,人类对野生动物爱的方式,就是最大程度地不去打扰。

他并不否认动物园存在的价值,但不赞成利用动物园中的资源,用这样的呈现方式告诉人们要保护它们。因为节目的本质仍然是“娱乐”大众,并在不自觉地迎合观众的一些错误认知。

这么做的后果,很可能违背节目的初衷。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蒋劲松解释,“这会助长目前在中国本已非常严重的野生动物宠物化倾向。会鼓励无良商人在野外捕捉野生动物,在国际上大肆购买野生动物,刺激非法捕捉、交易野生动物的黑色产业链,让本来就非常艰难的野生动物保护雪上加霜”。

上世纪80年代,台湾地区一档颇受欢迎的节目找来一只红毛猩猩幼儿当嘉宾,引发当地猩猩热,大量猩猩被走私到台湾卖作宠物。

所以,一档科学的动保节目,不是用动物人格化的方式唤起人们对它们的怜爱。人类正在失去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观,郭耕认为,这种价值观要求人类践行的,是对野生动物异质性的尊重,是与其保持足够的距离。

事实上,距离并不会阻碍人类欣赏它们、了解它们。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加入到观鸟的队伍中。在不打扰的前提下,在自然状态下观察野生鸟类的形态、鸣叫,并据此辨认鸟的种类,观察鸟类的取食、栖息、繁殖、迁徙等行为,了解鸟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以及一定区域内鸟类种群的动态变化等。这种建立在科学知识体系和现代环境保护理念之上,又能满足人们探索和审美的心理需求,才是真正值得推广的活动。

郭耕说,假设可以开发一档与之相关的节目,没有人工背景,让人融入到野生动物栖息的环境中,而不是把他们强拉到节目镜头前。最大程度地呈现它们真实的生活状态,既普及了博物学知识,又能让人感受到它们的丰富与珍贵。

被忽视的科普纪录片

其实,说到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节目,BBC、国家地理频道等机构每年都拍摄大量优质的纪录片。蒋劲松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客观纪录是动保领域最为推崇的一种科普节目形式。无论从投入制作、科学的解读到画面的呈现,都大大优于当下这类真人秀。

就在《奇妙的朋友》播出之时,国内一家纪录片频道连续两周播出了一部纪实片《野生动物保姆》,节目呈现了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奥地利、澳大利亚的野生动物救助志愿者的生活。他们为海牛清除皮肤上的水藻,在海滩上抢救龟卵,哺育失去母亲的小浣熊,给小长颈鹿断奶,照料与母亲走失的小海豹……他们养育年幼的生命,教会它们与同伴和平相处,但同时,他们深知自己的使命并不是陪伴,决不能过分亲近,而是最终将它们放归自然。

去年,姚明前往非洲拍摄了一部名为《野性的终结》的纪录片。在非洲,每年有3.3万头大象因为它们的长牙而被杀死,而近40年来有将近95%的野生犀牛被滥捕滥杀。纪录片讲述的正是这些动物被不断猎杀的后果,并告诉人们那一个个残忍的事实。

同样是在2014年,国内大荧幕上还公映了一部十分有爱的纪录片电影《狂野非洲3D》,由“狮语者”动物行为学家凯文·理查德森和从小与大象一起长大的玛拉·道格拉斯·汉密尔顿带着摄像机以旅行的方式从非洲南部一路向北,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与狮子、猎豹、美洲豹、黑犀牛和大象们近距离亲密接触。

然而,恰恰是这样一些既科学又具有观赏价值的节目,却并没有被大众所熟知,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小众“艺术”。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