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甄橙 胡俊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11/17 17:29:20
选择字号:
张涤生:仁医巧手创奇迹

 

张涤生,江苏无锡人,1916年6月12日出生。整复外科、显微外科、美容外科和淋巴医学专家,中国整复外科奠基人之一。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1946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整形外科;1951年参加上海抗美援朝志愿手术队;1964年在国内首先开展显微外科动物实验,创制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烘疗机;上世纪70年代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完成了“足趾连同足背皮瓣移植再造拇指” “游离大网膜移植修复头皮缺损” “空肠游离和带蒂移植再造食管” “眶距增宽矫正术”等创造性手术;90年代成功救治先天性胸骨裂心脏异位畸形的患儿,并参与指导多台疑难手术。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甄橙 胡俊

作为中国现代整形外科的开创者之一,张涤生院士以医生的仁爱之心为患者所想,以医生的娴熟技术为患者解难,以自己的巧手和智慧描绘出整形外科医生创造的奇迹。

从私塾幼童到进步青年

1916年6月12日,张涤生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口。父亲对他寄予了极大的期望,遂取近代著名人物曾国藩之“号”作其名,因此得名“涤生”,号“育湘”,希望他能像曾国藩一样,作出一番大事业,光耀门庭。

1920年,4岁的张涤生走进私塾,跟随老先生读书,摇头晃脑、似懂非懂地背会了四书五经。7岁进入无锡崇安寺小学接受新式教育。

1926年,张涤生跟随父亲来到天津,转到法租界的西开小学读书。家在法租界同德里,张涤生有机会跟房东的大女儿学习英语。1927年,张涤生的父亲因为丢了工作不得不回到无锡老家,张涤生又转学到连元街小学读书。无锡连元街小学是一所名校,与北京的京师大学堂一同诞生,张涤生在这所学校培养了广泛的兴趣,1929年考入无锡最好的公立学校县立初级中学。

在中学里,张涤生接触到很多优秀的老师,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教育如何做人。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张涤生像许多爱国青年一样,第一次走上街头,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还我东三省”,以实际行动来反抗日本的侵略行为。

1932年,张涤生考入具有英语教学特色的私立无锡中学读高中。高中时代是青年人形成人生观的重要时期,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成为张涤生的必读刊物。由于私立无锡中学的很多老师都是交通大学的毕业生,张涤生也希望考入交通大学,将来想做一名工程师,但是因为体格检查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又正赶上中央大学新设立口腔系,于是他改报了志愿。没想到,他最后顺利被中央大学口腔系录取,成为一名医学院的学生。

进入中央大学后,张涤生与无锡同乡、化工系学生薛葆鼎来往密切,而薛葆鼎很早就参加进步学生运动了。通过薛葆鼎,张涤生很快加入了南京学联,进而知道了中国共产党、井冈山根据地和延安红色政权,浓浓的爱国热情在他的胸膛燃烧。1936年暑假,张涤生第一次下农村锻炼。他组织了无锡旅外学生暑期服务团,成立了一个120多人的战时救护队。1937年8月,著名的淞沪会战爆发后,张涤生组建的救护队派上了用场。但是日军突破了防线,救护队的年轻人不得不作出抉择,他们有的参加新四军,有的撤退到武汉。张涤生则跟随中央大学医学院来到四川成都华西坝。

在战火中锤炼的年轻医生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是中国战时最大的医学中心,这里云集了林可胜等许多技术一流、治学严谨的专家。1941年,张涤生从中央大学医学院毕业后,放弃留校任教的机会,历尽艰险来到图云关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

张涤生被分配到救护总队第18小队。这里人才济济,队长周金华是北平协和医院的外科医生,队员有骨科的屠开元,内科的龚念慈、霍笑足、许月娥,口腔内科的陈约翰,泌尿科的马永江,放射科的孔庆德,检验科的叶天星,口腔科的洪民、周继林,他们后来都成为中国著名的医学专家。张涤生在18小队跟随协和医院外科主任张先林教授,帮助他完成了不少整形外科手术,并在张先林的指导下,掌握了植皮和皮管技术,完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修复手术,为日后成为一名整形外科医生打下了很好的实战基础。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作为同盟国参与到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战斗中。应英国要求,中国组建了10万人的远征军入缅作战,张涤生成为其中的一员。因为张涤生是医学院的毕业生,英语又讲得好,遂被安排在由美国纽约市肿瘤医院的桑德兰医生负责的第43流动手术组。张涤生表现出色,他的外科技术很快得到赏识,成为远征军中唯一的中国战伤外科医生。来到军队首先要做一名军人,张涤生白天与战士一样行军,晚上在吊床上过夜,到达新的战场后,就要立即投入战时救护。紧张危险的前线手术随时随地都要进行,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在耳边回响,飞奔而来的炮弹在身边爆炸。在这种极度危险的环境里,张涤生不仅练就了过硬的外科手术技术,而且还磨炼了他处事不惊、从容应对的心理素质,战火中的锤炼是他日后成为一名优秀外科医生不可多得的宝贵经历。

坚定整形外科志向

1946年,战场上的硝烟渐渐离去,张涤生脱下军装,准备返回家乡,一份意外的喜讯改变了他的行程。经张先林推荐,张涤生被选中,将赴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进修。张涤生无比兴奋,因为他的导师是美国著名的整形外科专家艾伟(Robert H. Ivy)教授。虽然张涤生与艾伟之间存在着年龄差距,但因为他们二人都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都对战场上士兵受伤的情景感同身受,所以共同的经历使他们对整形外科和医学美学有着相同的理解和追求。张涤生知道他在战场上掌握的整形外科技能非常有限,所以他欣然来到艾伟身边,不知疲倦地向艾伟学习各种整形外科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术。张涤生的努力很快收到效果,艾伟对他的赏识和信任超过了其他美国学生,张涤生成为艾伟的第一助手,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参与手术,甚至有些本该由艾伟主刀完成的大手术,艾伟也都放心地交由张涤生来完成。

韦伯斯特(Jerome Pierce Webster)是另一位对张涤生和中国整形外科事业都很有影响的美国医生。韦伯斯特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曾是美国整形外科医师协会的主席和美国整形外科委员会的创建者之一,被誉为“美国整形外科之父”。1948年,韦伯斯特来到中国,在上海开办了中国现代医学史上第一个整形外科学习班。当时从全国各地选拔了13名学员参加学习班的学习,学员中的朱洪荫、汪良能、张涤生后来均成为中国整形外科学的开创者。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下,张涤生推迟婚期,参加了上海市抗美援朝第一医疗手术大队,并担任副大队长和颌面外科顾问。在朝鲜战争中,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使用了凝固汽油弹、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加上当地冬季的寒冷和夏季的雨水,造成志愿军伤亡惨重。为了救治这些冻伤或战伤的伤员,张涤生花了4个月的时间,在长春军医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战伤、烧伤和冻伤治疗中心,把东北地区颌面烧伤或冻伤的病人都集中在长春进行救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958年5月全国开始大炼钢铁运动。上海第三钢铁厂工人邱财康被严重烧伤,烧伤面积达90%以上,这样大面积的烧伤患者当时在世界上是很难被救活的。为了抢救邱财康,上海第二医学院和广慈医院专门成立了抢救小组,张涤生时任广慈医院颌面矫形外科主任,因为对皮肤移植有丰富经验而加入了抢救小组。经过反复讨论,抢救小组决定采用暴露疗法治疗邱财康的烧伤创面。因为烧伤后的邱财康几乎体无完肤,所以植皮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这期间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医院中的医护人员,还有社会上的各界人士听说了邱财康的事情后都主动要求献出皮肤。因为健康人献出皮肤后也需要休养才能恢复,所以抢救小组最终决定,还是利用取自尸体的皮肤为妥。为了给邱财康植皮,张涤生带领医生冒着酷暑进行异体采皮,分次移植,并小心翼翼地把多余的皮片冷藏起来以备用。为了帮助邱财康恢复健康,张涤生带领医生设计了翻身床。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邱财康的双下肢创面在异体皮和自体皮相互更替的过程中逐渐获得了治愈。广慈医院因为抢救邱财康而闻名,全国各地大面积烧伤的病人陆续被送到这里来治疗。这段时期,张涤生也经常到全国各地传授烧伤救治经验并参与烧伤治疗。

烧伤外科与整形外科共同发展是中国特有的现象。烧伤病人的大量增加,促成张涤生于1961年在广慈医院建立了整形外科。1965年12月,张涤生转到上海九院工作后,考虑到整形外科的病人不仅需要重塑外形,还需要恢复功能,于是自1966年起,张涤生将整形外科更名为“整复外科”,至今在上海九院依然保持着这个名称。上海九院整复外科建立之初,只有6张病床,科室成员不足10人,且都是颌面外科医生,没有整形外科经验。为了整复外科的长远发展,张涤生想方设法将九院整复医生送到普外科、眼科、皮肤科、肿瘤科等相关科室培养。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张涤生倾注全部精力,广纳贤才,破格提拔,亲手打造了一支业务精良的学术队伍。更令人敬佩和羡慕的是,经过张涤生的多方努力和争取,1982年总面积6000多平方米、7层楼高、170多张病床的整复外科大楼在上海九院落成,使上海九院成为以整复外科闻名的医院。

做人“敢为天下先”,张涤生一生实施了很多开创性的修复手术,许多意想不到的奇迹在他的手下诞生。

立足整形拓展外科事业

1962年,外科专家陈中伟成功地完成了世界首例断手再植手术,张涤生很是震撼。陈中伟吻合的桡动脉、尺动脉和静脉,直径约3~4mm,完全可以在肉眼下完成操作,而整形外科医生经常处理的皮瓣供血血管要细很多。张涤生带领研究小组在既没有手术显微镜,也没有微细的缝线和缝针的情况下,克服困难,自创工具,开始了显微外科探索。1964年炎热的夏天,张涤生带领林熙和王炜两位医生,苦练血管吻合技术,终于可以成功吻合直径约1mm的血管,他们很快把小血管吻合技术用于皮瓣的游离移植手术中。

张涤生带领上海九院整复外科在国内最先开始进行显微外科实验工作,当时在国外也是很先进的,他们的工作为1966年1月与陈中伟合作完成第一例断指再植手术打下了基础。1973年至1978年,张涤生带领他的团队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开展了很多新手术。如利用各种游离皮瓣修复面部伤残缺损、利用肠段移植修复食管缺损、利用大网膜移植修复头颅部溃疡、头皮撕脱再植、阴茎一期再造、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缺失、人体足趾关节移植再造颞颌关节治疗牙关闭紧症、手部撕脱伤早期处理等。

在淋巴医学领域,显微外科技术的优势更加明显,通过淋巴静脉吻合手术可以改善阻滞的淋巴循环。张涤生在国内率先开展动物实验,得到手术后回流重建的良好结果,继而指导学生开展淋巴水肿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他的很多学生成为中国淋巴医学的骨干力量。

颅面外科通过截骨手术打破了颅脑和面部的界限,覆盖了传统的神经外科、整形外科、眼科、口腔颌面外科、五官科等学科的范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涤生在阅读文献中发现法国人已经开展了颅面外科手术,于是激发了他开拓中国颅面外科研究的决心。60岁的张涤生开始探索颅面外科的截骨手术,并于1977年实施了我国首例开颅截骨术,有效地改善了眶距增宽患者的症状。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组织工程学在中国兴起,这门学科的诞生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以创伤修复创伤”的治疗模式,使组织器官移植进入到制造组织和器官的新阶段。张涤生虽然是一位整形外科医生,但是他敏锐地看到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前景,于是力主他的学生曹谊林开展组织工程学研究。

1963年,张涤生看到《健康报》登载一则消息:福建一位老中医用砖炉加热烘烤的办法配合内服中药,治疗“大脚疯”效果良好。张涤生很受启发,在此基础上研制出电热烘疗机,用于治疗象皮腿,收到了很好的疗效。上世纪70年代开始,医疗界开始流行微波治疗,张涤生联合上海九院整复外科与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协作,研制了新一代大功率WH-1型微波机,进一步提高了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张涤生还专程向中医皮肤科专家赵炳南先生请教,将赵老的瘢痕方加以改进,把氧化锌和甘油混合到中药方中,再加上原有的中药粉末,研制成瘢痕止痒软化膏,不仅价格便宜,而且止痒软化瘢痕的效果好,广受患者的欢迎。

从1979年首访印度到1999年最后一次访问欧洲,张涤生在对外医学交流的道路上走过了20年。这20年里,张涤生访问了20多个国家,不仅多次作大会学术报告、担任国际会议主席,而且签署了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张涤生认为,学术活动是一项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互相提高的过程。单方面的学习只是短期的、一次性的,因此要加强相互交流、扩大影响,努力提高自身的学术地位,让外事活动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张涤生在对外交流中,瞄准国际最高水平,请进来、派出去,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利用对外医学交流,带动中国整形外科学科发展。张涤生笃信的外交箴言是:精于外语、术业专攻、紧跟时代、坦诚交友、连结友谊、加强合作。

巧手施术留美名

做人“敢为天下先”,张涤生一生实施了很多开创性的修复手术,许多意想不到的奇迹在他的手下诞生。

上世纪50年代,张涤生为一名初中女生治疗先天阴道闭锁症,解除了堵在母女两人心中多年的苦闷。1966年,张涤生为两名不足1周岁的婴儿实施血管瘤切除手术获得成功。1974年,张涤生发明“眼睑睑板缺损整形”的新方法被誉为中国学者对国际眼科领域的新贡献。1985年,张涤生从美国引进了10个组织扩张器,用于20多位患者,对治疗烧伤后秃发的效果很好,后来向全国推广了这项新技术,促成国产组织扩张器的生产。

1996年,张涤生从《报刊文摘》得知湖北农村九岁女孩吴青患胸骨裂,这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死亡率较高。在与患者素不相识的情况下,张涤生想方设法联系到病孩家长,不仅帮助家长解决了手术费用的问题,而且组织上海九院小儿科、麻醉科、普外科、骨科、整复外科的多位专家,设计周密的手术方案,以80岁高龄主持完成了这台拯救生命的手术。

2000年,一位严重烧伤患者,全身烧伤面积达36%,且绝大部分是深Ⅱ度或Ⅲ度烧伤,眼珠和角膜完全暴露,左眼完全失明,右眼仅存光感。张涤生苦思冥想,利用患者局部残余的眼结膜,于近眶缘处做圆形切口,从上下两个方向,向中央分离缝合,手术形成的创面通过植皮、择期开口形成新的眼裂。通过分期手术,患者右眼视力达到0.3~0.4,不仅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而且事业有成。在给张涤生的信中,患者表示是张涤生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一定要像张涤生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今天,整形外科已在中国发展为独立的外科学专业。作为中国现代整形外科的开创者之一,张涤生总结出真正的人才决不能只会啃书本、人云亦云,必须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要不断推陈出新,促进科学和社会进步。他以医生的仁爱之心为患者所想,以医生的娴熟技术为患者解难,他以自己的巧手和智慧描绘出整形外科医生创造的奇迹。

(作者甄橙系北京大学医史学研究中心教授,胡俊就职于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


 


 

延伸阅读

张涤生给自己90岁生日的特殊礼物:

遗体志愿捐献书

1986年,张涤生在70岁生日庆祝会上,表示希望自己能够再继续工作10年。2006年,两个10年过去了,90岁的张涤生依然健康如昔,令人羡慕不已。但张涤生深知岁月易逝,时不待人。他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但也知道人生总会有终点,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没有人能够违背。作为医生,张涤生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一点。于是在自己90岁生日的时候,张涤生经过慎重考虑,提笔写下《遗体志愿捐献书》。全文如下:

我今年90足岁,已迈入暮年时期。流水东去,岁月无情,虽目前健康尤佳,胸有壮志,但毕竟血肉之躯,难抗拒自然规律的约束。在此走向百岁生命途中,难免疾病、事故突然来袭,生命终止,故此早立下遗体捐献志愿书,以免失去机会,留下遗憾。

现述下列数项明志,以期离去后得以实现,以慰平生。

一、捐献仍可应用的本人的组织及脏器,以造福病友,如角膜、皮肤、骨骼等组织,以及仍存良好功能的脏器,以挽救延长病人的生命,此点还得请专家及早诊断给予决定。

二、遗体可进行病理解剖,我患颈椎病多年,腰椎病变,椎管狭窄,骨质增生,但近年来又逐渐趋向康复,症状趋向平稳,相信病理解剖可以观察到这种病变的病理过程。我在1998年曾接受过左下肺部癌肿切除手术,也可观察一番术后病变后情况。

三、如体内某些器官可制成标本,以利教学之需,亦可摘除进行制备。

四、所有体躯遗剩骨肉,可以火化,将所存骨灰,分为二份,一份归还于我的故乡无锡,和我妻子张筱芳的骨灰,同葬于父母及大弟张养生身伴,以慰父母、大弟之灵;另一份则在我服务、发展、创业、培养下一代的第二故乡—上海,觅一寸金之土,长眠地下,以慰平生。

当然,这一条实际上是留给我亲爱的女儿和儿子的,不劳领导和他人费心!

在此,奔向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强盛、幸福的新时代之际,特此早日陈述捐献遗体的志愿书,以明心志。

张涤生 谨笺

2006.6.12

《中国科学报》 (2014-11-14 第10版 印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