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家刘诚刚展示“蛟龙”号生物诱捕装置捕获的端足类生物。记者 付毅飞摄
当地时间8月11日,“蛟龙”号完成第65次下潜,取回一些新的生物品种。执行本次下潜任务的生物学家刘诚刚很是兴奋,直至返回母船,仍觉意犹未尽。
在深海捞虾的经历让他印象深刻。在5000多米深海,一只虾游到“蛟龙”附近,三位下潜人员十分激动,立即决定实施抓捕。结果花了好几分钟,虾没抓着,却因大家呼吸粗重造成潜器内二氧化碳超标。
这次下潜颇有收获,取得了以前没抓到过的新品种海参、一只杯状海绵、一只被囊类生物、一只海蛇尾和一只六腕海星,采集了4管柱状沉积物,并观测到20多种巨型底栖生物。
刘诚刚说,通过此次下潜,发现大部分海底区域表面状态及生物分布特征相似,结核颗粒较小,覆盖率较高。海参、海绵、柳珊瑚、海蛇尾是该区域的常见物种,尤其是海参较多,整个近底航程中,视野中一直有海参出现,最多能同时看见10个。
此外,长基线潜标上安装的生物诱捕装置,为大家带来了意外之喜。该装置捕获了6只端足类生物,在指挥部里掀起一阵高潮。
结合各方因素,指挥部初步决定明天早上实施第66次下潜,下潜地点在魏源海山。该海山以我国清代著名学者和地理学家魏源的名字命名,以纪念他对中国古代地理知识传播的贡献。(原标题《深海端足类生物“浮出水面”》)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