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雷辉 郑春峰 蔡莹莹 霍佳敏 杨永萍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1-8-24 17:34:14
选择字号:
高校近年为政坛输出大量高官
学者出任政坛高官,并非当今中国独特现象
 
观点
 
学者从政可实现
 
“内行人管内行人”
 
“学者出任政坛高官,并非当今中国的独特现象。”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春说,放眼世界,学者出身的官员并不鲜见。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任尼克松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前,在哈佛大学工作了近20年。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曾任乔治敦大学国际事务学教授,是该校国家政策中心主任,专门研究美国与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关系。美国历史上第二位女国务卿赖斯26岁时被斯坦福大学聘为助理教授,她讲授的课程通常被学生超员预定,主持的讲座经常是座无虚席。
 
而我党更是拥有重视知识精英的传统,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和李大钊都是北大教授,出席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都是教师或学生,他们代表着当时全国的50多名党员,而这50多名党员也都是知识分子。
 
陈海春表示,高校并非“与世隔绝”,它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创新和社会服务四大功能,这决定了很多高校学者不能只是“纯学者”,而必须与社会发生紧密联系,从而造就了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这为他们转战政坛打下了坚实基础。
 
长于治学的高校学者能否在政坛长袖善舞?对此,陈海春认为,这的确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有学者从政不久后又回到高校,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其气质更适合高校。但是,能够进入政坛的学者,通常都具有较强的行政潜质,因此适应期一般不会太长。
 
政情观察人士指出,高校学者从政多集中于教育、科技、卫生、法律、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专业性较强的领域。这就可以实现“内行人管内行人”,进而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而学者型官员的出现,也让领导班子的知识背景更加多元,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全是泥腿子干部不行,全是学者型干部也不行,领导集体多样化才是最好的选择。”陈海春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上一页 1 2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