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李娇 来源:中科院研究生院 发布时间:2004-11-5 16:21:20
刘东生院士夫人笑夸老伴

 
11月4日,2003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刘东生院士受“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邀请,在人民大会堂做了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报告。记者有幸在后台采访了刘老先生的夫人胡长康,这位专程来陪87岁高龄的老伴作报告的老人听到有人要采访她时,摇头说:“我可不喜欢接受采访,我可不愿意。”但是,当听说我们都是研究生院的学生记者时,这位慈祥的老人欣然同意了。
 
在问到刘先生为何能取得这么高的成就时,老人开心地笑着说:“他有好多优点啊!年轻时条件很差,生活更是艰苦,但是他不在乎这些。他是一个很能吃苦耐劳的人,全力以赴地工作,一点私心杂念都没有。他很团结同志,地质学研究嘛,百闻不如一见,必须进行野外考察,要亲眼看看地貌才行,他能把大家组织到一起。他也很重视人才的培养,现在还亲自带研究生。”说起老伴的优点,胡先生赞不绝口,“他不怕危险,我们进行野外考察,遇到危险是很正常的,他怕我担心很少提起,但是我还是知道一些。”说到这里老人俨然没有了刚才的欢喜,但仍然很平静和坦然。这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经历太多的故事!“地质考察中经常有人牺牲,比如遇到山洪暴发、山体滑坡这样的突发情况,我知道有一次一块大石头突然滑下来,幸好他一闪身的时候石头从身边滑过,他安然无恙,上帝保佑啊!”老人叹了一口气,仿佛还对那次历险心有余悸。“还有一次,我们在新疆时,骑马行进过河,河水太凉了马受惊了,他被摔倒了河里,冲走了好一段距离。”她依然平静地说着,“但是,这些都没什么,搞地质研究遇到这些很正常,他现在很健康,我满足了。”
 
“您也是一位地质学家,但是人们提到您的时候总称您为刘夫人,刘先生这些成就的背后一定离不开您的支持吧?”   “那当然喽!”老人自豪地说,“我很支持他的工作,他要去哪里考察,我都让他去,每次他去,我都很担心,但是我理解。”老人看了看我们说,“你们现在经历的太少了,十年文革时,我们受到了很多迫害,经常下乡劳动改造,研究不能搞。当然,虽然研究暂时放到了一边,但是脑子里一直在想,这种思考没有停止。他很坚强,我们都挺过来了。如果没有那十年文革,他会做得比现在更多。要知道,那些年我们什么都不能做。”
 
胡先生的思绪已经回到了那不堪回首的十年,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她起身说:“我去看看他。”显然她不放心刘先生了,我们陪同她来到了休息室,刘先生也正在接受学生记者的采访。这两位不愿在媒体抛头露面的老人却给我们学生开了许多绿灯。记者向刘先生简单地转述了胡先生对他的评价,老院士孩子般地偷看了老伴一眼,爽朗地笑了,“是这样的,搞科学研究就是需要这种平常心,不能被名、利左右,这是科学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的心态。”
 
“国际著名、深受尊重”,“他的研究在国际学术界所受到的尊重,无论怎么评价都不为过”,这些是国际同行对刘东生院士的评价。今天,在与刘东生院士及其夫人接触的过程中,他的平常心,他的无私精神,他“从不急功近利”的人生态度,使我们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到了刘东生院士不可抗拒的人格魅力。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