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晨绯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12/21 9:38:23
选择字号:
记中科院云南天文台:正心问天 寻道兴文

40 米射电望远镜


 2.4 米光学望远镜


 

■本报记者 王晨绯

北国冰封、雪花漫舞的时节,祖国西南边陲却阳光融融、翠绿似春。南方天文观测研究机构——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坐落在昆明东郊风景秀丽的凤凰山上,园区占地500 余亩,横跨三座山头,植被覆盖率超过70%。园内森林茂密,鸟语花香。当搭乘飞机到昆明,临近降落前,飞机就会经过云南天文台的上空。此时,通过舷窗朝下望去,在大片苍翠的森林中散落着一座座白色的园顶建筑,和口径40米的射电望远镜。这些白色的园顶建筑都是云南天文台的望远镜观测室。遍布凤凰山的望远镜圆顶建筑让天文台园区显得更加清幽雅致,别有风情。云南天文台是我国目前观测条件最好的地基光学天文观测基地,在全球天文观测网和空间与地面联合观测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云南天文台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家重要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原创性科研成果,部分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山上”“水上”建设备出成果

天文学是一门观测学科,天文学科的进步依托观测设备的发展。云南天文台借助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天文观测条件,结合自身学科发展建设了一批天文观测设备。

云南天文台的总部——凤凰山这块地方,早被我国老一辈天文学家所发现,远在1938年它就曾是我国“战时”的天文工作基地。上世纪80年初,在凤凰山建成了当时我国最先进的一米光学望远镜,使用过我国第一台CCD天文相机,至少5位院士曾在该望远镜工作和观测过。目前,在凤凰山的科学园区,主要的研究团组包括大样本恒星演化、恒星物理、双星物理、太阳活动区物理、自适应光学与应用、射电天文、系外行星选址和日冕观测、天体测量技术及应用、天文技术实验室等。

“目前云南天文台丽江观测基地已经建成的科学装置包括2.4米光学望远镜、1.8米自适应光学望远镜、日冕仪、国际联测60厘米全自动光学望远镜BOOTES-4等。”云南天文台副台长白金明向记者介绍。由于丽江高美古观测基地具有纬度低、海拔高、视宁度好的地理优势,能让科研人员观测到更多、更远、更清晰的天体目标。

而2015年该基地更是通过2.4米光学望远镜观测发现遥远宇宙中发光本领最大的类星体,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杂志《自然》上发表。该类星体形成于宇宙诞生后的10亿年之内,距离地球128亿光年,红移为6.3(我国最高纪录),其光度是太阳光度的430万亿倍。

“2.4米天文望远镜目前是东亚地区口径最大的通用型光学望远镜。它是由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和云南省三方联合资助的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成为我国七大天文科学工程当中第一个开始运营的项目,使我国在南方低纬度拥有了较强的夜间天文观测能力,同时也成为我国南方天文观测最重要的观测设备,标志着丽江观测站已具备开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天体物理观测和研究的能力。”白金明说。

除了凤凰山和丽江高美古地,云南天文台还在澄江抚仙湖建立了观测站。抚仙湖观测基地具有低纬度、高海拔、高原深水湖泊,8个时区内唯一高分辨数据等地理优势。

“云南天文台的科研人员经过多年辛勤努力,自主研制出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又名‘红外太阳塔’),这是我国成功研制的大型地面光学及近红外太阳望远镜,其有效口径为0.99米,真空窗直径达到了1.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口径的真空太阳望远镜。”白金明笑称,云南天文台的观测总在“山上”“水上”。

2015年5月,1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通过云南省奖励办组织的成果鉴定,由艾国祥院士担任主任的成果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系统位列全球三大太阳观测系统之一,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对太阳边缘的高分辨率观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除此之外,面对国家战略需求,云南天文台围绕1.2米望远镜开发多种空间目标观测系统和各类观测手段,为国家重大需求作出了贡献。

2015年3月,由欧洲南方天文台S.Geier小组与云南天文台韩占文小组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发现了一颗银河系最高速度的恒星,该团队证实这颗超高速星来自于Ia型超新星爆炸后的残留伴星。该发现是对韩占文小组提出的氦双星前身星模型的一个强有力支持。该项工作在国际顶尖杂志《科学》上发表。

打造南方天文观测和研究集群

“优良的天文观测台址是国际上非常稀缺的自然资源。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具有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天文观测条件。”白金明坦言,云南天文台在历经了多年艰苦的野外踏勘选址工作后,遴选出了丽江高美古夜天文观测、澄江抚仙湖太阳观测之后又开始新的选址工作。

近年来,在基础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云南天文台正在为中国下一代的大型地面天文观测设备建设开展工作。在川西高原横断山脉,云南天文台发现了优良光学天文台址,并积极筹划推进建设中国的大口径夜天文光学望远镜(8米级)和已列入国家规划的中国巨型太阳光学望远镜CGST。在云南景东县,云南天文台发现了目前我国最好的射电天文台址,并正在积极推动80米口径脉冲星射电望远镜的建设。

当前,在中国科学院实施“率先行动计划”的新形势背景下,云南天文台步入了加速发展的轨道。“依托我国西南地区得天独厚的天文观测资源优势和地理位置优势,以丽江高美古观测站和澄江抚仙湖观测站的观测设备为核心,积极开展国际前沿问题的观测研究,大力推动地面大型天文观测设备的立项及建设,大力推进天文技术方法在新一代天文观测设备及国家战略方向的应用;将云南天文台打造成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内不可或缺的中国南方天文观测和研究集群。”——这是云南天文台的中长期战略发展目标。

我国的优秀天文观测资源在西部,西部也是天文人才的重要聚焦地区,建设南方天文集群,是国家西部发展战略和天文发展战略的必需,也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云南省科教兴滇和人才强省战略,有利于云南的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天文学是最古老、对人类影响最大、普及程度最广、爱好者最多的一门学科,深邃神秘的宇宙以其永恒魅力,激发着人们的极大好奇心,而好奇心正是创新的不竭源泉。天文学正以其对宇宙不息的探索,推动着科学和人类的进步。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以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蜚声海内外。最古老也是最前沿的天文学,和云南也有着很深的渊源。据考古发掘,在云南,最早的天文学萌芽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大理州宾川县的白羊村遗址,其墓葬绝大多数指向正东西方向或正南北方向,说明当时的先民已能够根据太阳和星辰的起落方向来确定方位。

“正心问天 寻道兴文”是云南天文台的座右铭。“云南省拥有人才密集、观测资源密集、观测设备密集的天文学研究和教育的优势,这种独有的‘区域文化软实力’应该予以充分发挥,将‘软实力’有效转化为区域影响力,从而进一步体现其强大的天文人才凝聚力和汇集国际天文观测设备的吸纳力,引领区域性天文观测网络建设,进一步提升天文学原始创新力和传播科学、服务公共社会的能力。”白金明说。

《中国科学报》 (2015-12-21 第5版 创新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