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ylor Swift 。 图片来源:Taylor Swift个人微博
9月23日发表于《美国声学学会杂志》的一项研究证实了粉丝对歌手Taylor Swift(泰勒·斯威夫特,昵称“霉霉”)的猜测——这位音乐巨星的方言和音调在职业生涯中发生了显著变化。
分析发现,在音乐生涯早期,霉霉居住在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附近,说话带有美国南方口音的特征;当她2012年发行流行专辑Red时,南方鼻音已经消失;当她搬到纽约后,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尽管在一生中可能会发生变化,但一个人的方言通常与成长的地域有关。论文作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的Matthew Winn指出,想要研究方言的动态变化并不容易,“我们通常无法拿着麦克风全程追踪某个人的生活”。
而霉霉登场了。“她成年后的大部分时间是被麦克风‘追踪’的。”Winn说。
Winn与同事Miski Mohamed分析了霉霉职业生涯3个不同阶段、总长100多分钟的访谈——2008年居住在纳什维尔附近,发行专辑Fearless;2012年发行专辑Red;2019年居住在纽约,发行专辑Lover。
研究团队使用计算机软件追踪霉霉元音发音的变化。“至少在英语语境中,一个人方言的变化大多会反映在元音上。”Winn解释说。
在职业生涯早期,霉霉说“ride”中的“i”时发音更短,听起来更像“rod”。研究人员说,这是典型的南方口音。此外,像“two”中的“oo”也变成了“tee-you”,这也是南方口音的标志性特征。
后来,随着霉霉开始更多演唱流行音乐,她的元音变长了,像“cot”和“caught”这类单词的发音也区分得更清晰了。研究人员指出,这种发音特征常见于霉霉成长的宾夕法尼亚州和后来居住的纽约市的方言。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变化反映了霉霉希望融入社区的意愿。“我以前一直认为方言主要反映了一个人来自哪里,但很明显,它也能体现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社区的一份子。”Winn说。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Alice Gaby表示,这项研究印证了人们长期以来的观察,即霉霉的发音多次发生转变。但Gaby也指出:“很多人的一生都在改变自己的方言,霉霉并非个例。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变化不仅与地域相关,还反映了她如何定位自己的身份。”
研究人员还发现,搬往纽约后,霉霉说话音调有所降低。他们认为,这一变化恰好与她开始积极就社会议题发声的时间相吻合。不过研究人员承认,音调降低也可能与年龄增长有关。(王方)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1/10.0039052
《中国科学报》 (2025-09-25 第2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