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15
选择字号:
第二届国际绿碳科学大会在青岛召开

 

吕雪峰作大会致辞。

9月14日,第二届国际绿碳科学大会在青岛开幕,来自全球22个国家的300多位专家学者共赴这场绿色低碳科技之约。会议为期3天,主题为“创新绿色低碳科技,赋能碳达峰碳中和”。

此次大会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厅、青岛市科学技术局支持,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青岛能源所)、山东能源研究院、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主办。与会专家围绕绿色生物制造、绿色能源化工等前沿领域的话题展开深入研讨,探寻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杜民表示,青岛正全力打造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桥头堡”,全面实施国际科技合作深耕工程,是对外开展科技创新合作的理想之地。未来,青岛将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深化与世界各国的科技交流。

青岛能源所所长、党委书记,山东能源研究院院长吕雪峰介绍,研究所聚焦抢占绿色低碳领域科技制高点,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创新驱动与需求牵引、人才引育与成果产出、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四个融合”。着力推进太阳能光电转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推动多个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重大成果落地转化,构建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网络,为国家和区域发展提供科技助力。

开幕式上,首届“绿碳杰出成就奖”颁奖仪式举行。《绿碳(英文)》主编吕雪峰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光谱与催化实验室主任瓦伦丁·瓦尔切夫为获奖者颁奖。首届获奖人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何鸣元,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天伟,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米夏埃尔·格雷策尔。

会上,何鸣元、谭天伟、米夏埃尔·格雷策尔分别作主旨报告。大会设置4个平行分会场、122场口头报告。9月1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江雷、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拉马克瑞斯纳·西拉姆、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郝晓静将继续带来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报》 (2025-09-15 第4版 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美资助前景不明之际,多国争相招揽博士生 研究揭示森林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作用密码
国产离子回旋加热系统研制成功 引力波最终证实了霍金的黑洞定理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