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楠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14 22:50:37
选择字号:
“科学圆环”展示科创后备人才培育成果

 

9月12日,作为全国科普月北京地区重点活动之一,北京青少年科学教育学术交流大会暨北京科学中心青少年科学教育体验主场活动核心板块——“科学圆环”青少年科学教育户外展示区正式对外开放。活动将持续至9月21日。


小观众在“科学圆环”现场感受科学的魅力。张楠摄

北京科学中心的“科学圆环”以“植根科学教育,启迪科学梦想”为主题,汇聚优质科学教育资源,构建“沉浸式、互动式、开放式”立体化科学教育体验新场景,展现“培育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和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创新实践,让科学教育走出课堂、“学”在户外。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小观众与机器人互动。主办方供图


“科学圆环”围绕“竞赛燃梦”“名师沃土”“课程筑路”三大核心板块,打造覆盖全学段、贯通“兴趣-能力-志向”的科学教育体系,让不同年龄段青少年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科学探索路径。

竞赛燃梦板块系统呈现了科协系统深耕多年的青少年科技竞赛体系。在展示区现场,观众可近距离观看竞赛优秀成果,体验“发光织物设计”“AI飞花令”等互动项目,感受“以赛促训、以赛代练”的科创氛围。

从1979年启动的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起点,逐步拓展至五学科奥赛、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活动、科学调查体验、科学影像节等多元品牌活动,形成“普及-提高-拔尖”阶梯式活动模式。

名师沃土展示区结合名师所在实验室资源,开展科技创新体验活动,包括酷炫智能机器人Show暨OpenLoong开源社区特别活动、天然材料与我们的生活、干旱胁迫下白刺形态和生理响应实验等,为青少年搭建与名师交流的平台。

该板块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中学及企业优质资源,依托基础五学科名师工作室与科技教师志愿者队伍,构建“名师引领—教师赋能—学生受益—反哺教师”的良性循环。

课程筑路板块的展区集中展示了“北科”系列特色科学课程,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提供精准的科学教育服务,观众可亲身体验“四元正方形”、“光的色散”等互动课程,感受“可触摸、可创造”的科学魅力。课程采用“探问—究理—践真知”的课程设计逻辑,结合北京科学中心展厅展品,通过动手实践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自开馆以来,中心已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发了1000多节科学教育课程,开展活动超1万场,惠及20万余名中小学生。中心还通过流动科技馆等方式,将优质科学教育资源覆盖全市中小学、社区及科学教育场馆等地,重点惠及远郊地区。

不同于传统室内展区,“科学圆环”充分发挥户外空间优势:逾20个展棚有机联动,既有“时光脉络”展棚呈现竞赛40余年发展历程,也有“学段适配”互动展棚满足不同年龄需求,更有“创新挑战任务”模拟全国创新大赛现场挑战、“名师工作坊”展棚还原名师指导场景、“北京科学中心流动科技馆”展棚提供科学教育服务,让青少年在开放环境中自由探索、大胆实践。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美资助前景不明之际,多国争相招揽博士生 研究揭示森林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作用密码
国产离子回旋加热系统研制成功 引力波最终证实了霍金的黑洞定理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