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参加抓取比赛的水下机器人。

▲比赛现场。大连理工大学供图
本报讯(记者孙丹宁)8月28日至31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指导,大连市人民政府、鹏城实验室共同主办的2025年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此次大赛重点比拼在真实近海环境下水下机器人的水下感知探测、水下定位通信和水下智能作业能力。
此次大赛提升了比赛难度和作业效率,科技含量进一步增强。大赛在原有的人机协同抓取组、自主抓取组和水下通信赛道基础上,根据实际场景需求增设了企业项目赛道,更加贴近水下场景的真实作业需求。大赛在大连星海湾跨海大桥下的真实开放海域进行,近15米水深,遍布着虾、蟹、胆、贝等海洋生物,为参赛队伍带来真实挑战。
共有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23支队伍进入决赛。在水下通信赛道,最优参赛队伍运用先进的调制解调技术实现了725比特每秒,比去年最好成绩46比特每秒提升近15倍,再次刷新赛事纪录。自主抓取组比赛,东北大学的海洋之心1队在恶劣海况下成功自主抓取4枚扇贝,实现了自主抓取成绩的新突破。最终,海洋之心1队获自主抓取组一等奖。
《中国科学报》 (2025-09-02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