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间为电动汽车充电可减轻电网负荷。图片来源:Alamy
本报讯 随着路上行驶的电动汽车越来越多,用电需求激增可能使电网不堪重负。然而一项实验表明,相当于几杯咖啡钱的小奖励或许就能让车主在用电低谷时段充电,从而为电网“减压”。相关研究5月2日发表于《美国经济学杂志-经济政策》。
全球电动车浪潮席卷而来,灵活的充电策略变得至关重要。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Blake Shaffer表示:“提供激励措施,将充电时间转移至非高峰时段,能使高峰时段的充电量减少50%,而非高峰时段充电量相应增加。”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在卡尔加里招募了200名电动车车主,并将他们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车主如果在晚上10点至早上6点(电网用电需求通常较低时段)在家为车辆充电,将获得每千瓦时3.5美分,约合每月10美元的经济奖励;第二组仅受到行为引导,包括告知夜间充电的社会益处等;第三组作为对照组,仅被追踪了基本充电习惯。
令人惊讶的是,行为引导策略被证明“完全无效”。Shaffer表示:“仅靠道德号召让车主出于善意这么做,并未产生显著效果。”但他指出,如果在通知之外更频繁地提醒,或许会更有效。
相比之下,经济奖励显著改变了车主的充电时间,但前提是人们能够持续获得奖励—— 一旦奖励终止,车主们会立即恢复原有充电习惯。
美国耶鲁大学的Kenneth Gillingham表示:“这项分析有力证明了小额经济激励确实能影响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他指出,由于夜间充电并不麻烦,因此这类激励或许更像是在“轻松赚钱”。
而这一点很重要。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Andrea La Nauze指出:“如果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选择在傍晚用电高峰时段充电,许多电网将需要进行大规模升级。”她此前的研究表明,经济激励措施可以鼓励澳大利亚电动汽车在白天充电,此时太阳能向电网输送的电力最大。
与此同时,一些电力公司,如美国纽约的Con Edison和Orange&Rockland等,已经开始推出类似的非高峰时段充电激励计划。(蒲雅杰)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257/pol.20230653
《中国科学报》 (2025-05-06 第2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