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2-14
选择字号:
“小柯”秀

 

《地质学》

北非努比亚-欧亚大陆斜向汇聚的抗震蠕变和应变分配

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的Frédéric Masson团队提出了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分析的北非努比亚-欧亚大陆斜向汇聚的地震蠕变和应变分配。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地质学》。

利用InSAR分析,研究人员提供了西经2°至东经11°区域内构造的震间行为约束,并绘制了第一张InSAR衍生的东西和垂直速度分量的区域比例尺图。尽管由于InSAR技术的固有局限性,南北方向的运动尚未解决,但其毫米/年速度图揭示了沿着板块边界的3个不同的应变调节域。

在西泰尔,陆上和海上的褶皱与逆冲都能适应正面碰撞,定期产生大型逆冲地震。在东泰尔,变形从撒哈拉地台到北部海岸线广泛分布。在中泰尔,研究团队确定了500公里长的Ghardimaou-北Constantine断层的主要地震行为,其特征是浅锁定深度,并且是迄今用大地测量数据检测到的最慢大陆走滑断层之一。应变分区将斜向汇聚的大部分剪切分量转移到这个主要的内陆构造中,从而使近海逆冲断层和褶皱成为地震危险的主要来源。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30/G53117.1

《光:科学与应用》

科学家提出将极化子晶格作为二值化神经形态网络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Evgeny Sedov与Alexey Kavokin提出将极化子晶格作为二值化神经形态网络。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光:科学与应用》。

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基于激子-极化子凝聚体晶格的新型神经形态网络架构,通过非共振光泵浦实现复杂互联和能量供给。网络采用二值化框架,其中每个神经元借助成对耦合凝聚体的空间相干性执行二元运算。这种由极化子的弹道传播产生的相干性确保了网络范围内的高效通信。

由极化子的激子成分引起的非线性排斥驱动的二值化神经元开关机制,相较于连续权重神经网络,在计算效率和可扩展性方面具有优势。该网络支持并行处理,与顺序或脉冲编码二值化系统相比,提高了计算速度。

研究人员使用多种数据集评估了系统性能。在两种情况下,该系统均展现出超越现有极化子神经形态系统的潜力。在图像识别方面,其预测分类准确率高达97.5%。在语音识别方面,其在十类子集上的分类准确率约为68%,超过了传统基准方法。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377-024-01719-4

《中国科学报》 (2025-02-14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南方五省区新能源装机突破2亿千瓦 “打一针”,为锂离子电池“续命”
北极地球工程项目因生态风险而取消 天文学家发现了宇宙中已知的最大物体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