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雅丽)10月27日,2025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在京开幕。本届论坛以“人工智能促进科技与发展”为主题,围绕人工智能与未来产业、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医工融合下的同一健康新范式、开放科学与全球合作四大议题,展开为期3天的深入交流与探讨,为推动加快形成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共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提供思路与启示。
中国科协主席、2025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主席万钢在致辞中提出3点倡议:聚力创新,引领科研范式变革;跨界融合,赋能经济社会转型;深化交流,促进科技开放合作。他呼吁全球科技界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深化新兴技术与经济社会融合,赋能工业、农业、物流、消费、医疗、教育、减贫等各个领域,加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驱动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核心力量。
美国纽约科学院院长兼首席执行官、2024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杜宁凯,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经济合作组织科学基金会创始主席、2020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曼佐尔·侯赛因·索默洛,之江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国际地理学联合会原主席迈克尔·梅多斯,百度集团副总裁、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吴甜作主题报告。
开幕式还发布了多项重要成果,包括《2025年IUPAC全球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全球尺度可持续发展科学监测报告(2025):地球大数据视角下的十年进展》《AI技术在氢能领域的应用研究》《智能制造用例模板》及《智能制造新技术应用指南》团体标准、开放知识与数据共享平台Open for Science,展现了中国与国际科技界在可持续发展、氢能、智能制造、开放科学等前沿领域的合作进展。
本届论坛活动持续至29日,设置了10场平行论坛及多项配套活动与机制性活动,包括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式、中俄工程技术论坛等。
《中国科学报》 (2025-10-28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