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梅奥诊所研究人员在肺细胞内发现了一种分子“开关”,它能决定细胞何时专注于组织修复、何时转向对抗感染。这一重要发现可能为慢性肺病的再生疗法开辟道路。这项研究发表于《自然—通讯》。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特殊细胞无法同时执行双重任务。”论文通讯作者、梅奥诊所Douglas G. Brownfield博士表示,“部分细胞负责重建,其他则专注防御。这种分工至关重要。通过揭示控制分工的开关,我们就能开始探索如何在疾病导致功能失调时重建平衡。”
本研究聚焦肺泡Ⅱ型细胞,这类细胞既能守护肺部,又兼具储备干细胞功能。它们既分泌维持肺泡开放的蛋白质以保障呼吸,又能再生肺泡Ⅰ型细胞(覆盖肺表面实现氧气交换的扁平细胞)。
新形成的肺泡Ⅱ型细胞(红色标记)与肺泡Ⅰ型细胞(绿色标记)对肺部修复至关重要。图片来源:Annika Utoft
?
科学界早已发现,在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病及COVID-19等严重病毒感染中,肺泡Ⅱ型细胞常丧失正常再生能力,但其背后的机制始终成谜。
通过单细胞测序、先进成像技术和肺损伤临床前模型,研究团队追踪了肺泡Ⅱ型细胞的“生命历程”。他们发现新生肺泡Ⅱ型细胞在诞生后1~2周内保持可塑性,随后才永久定型。
这一关键转变由涉及PRC2、C/EBPα和DLK1三种调控因子的分子回路控制。其中C/EBPα如同制动器,抑制细胞的干细胞特性。成年肺泡Ⅱ型细胞必须解除这种制动才能实现损伤后再生。
该分子开关同时决定着肺泡Ⅱ型细胞选择组织修复还是抗感染任务,这种双重角色解释了为何感染会延缓慢性肺病康复。
“肺部修复不仅需要激活机制,更要解除限制细胞发挥干细胞功能的制动装置。”Brownfield解释道,“我们发现了其中一种制动器及其调控修复时机的机制。”
该发现为再生医学开辟了新路径。例如,精准调节C/EBPα活性的药物可帮助肺泡Ⅱ型细胞更有效重建肺组织,或减轻肺纤维化等疾病的瘢痕形成。
“这项研究让我们离激活肺部自然修复机制更近一步,为目前仅能延缓的疾病提供了预防或逆转的希望。”Brownfield表示。
该研究还可通过检测肺泡Ⅱ型细胞是否被“锁定”在某种状态而丧失再生能力,帮助医生识别早期病变。此类见解有望催生新型生物标志物,在肺病最易治疗的初期阶段实现诊断。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64224-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