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6-12
选择字号:
一场特殊的运动会,选手都是器官移植受者

 

从甘肃骑行到武汉的运动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供图

■本报记者 张思玮

6月11日是中国器官捐献日。当天,第八届中国移植运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拉开序幕。参加此次运动会的近400位选手均为器官移植受者,他们来自北京、上海、安徽等21个省区市。

“这是2023年《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正式生效后的第一届移植运动会。中国移植运动会在‘20岁生日 ’之时,重回‘出生地’武汉。”此次运动会共同主席之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教授陈忠华曾于2004年发起中国首届移植受者运动会。他表示,20年后,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领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民志愿无偿器官捐献受到了法规的肯定和保护。

移植受者能剧烈运动吗

科学研究证实,移植患者术后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唯一不同的是,他们需要终生服用免疫抑制剂,使机体和移植器官达到平衡状态。在这个基础上,加强体能锻炼,对患者的长期存活有很大帮助。

“移植受者运动要有限度,不能过度劳累。他们可以进行跑步、爬山等全身性运动,尽量不进行打橄榄球、踢足球等激烈的对抗性运动。”陈忠华表示。

以肾移植为例,肾生长在人体脊柱旁,比较隐蔽且不容易被碰到。而移植肾部位比较表浅,一般在阑尾附近,如果受到强大的外力冲击,有可能造成移植肾损伤。

据了解,本届运动会共设置球类、径赛、趣味赛三大项,包括乒乓球、羽毛球、800米、4×100米接力、拔河以及“移路同行”等比赛项目。

为何要组织移植运动会

“希望移植运动会成为移植受者、医务工作者和全社会共同交流的平台。”陈忠华表示,展示移植技术、鼓励移植受者回归社会与家庭、呼吁公众参与捐献是举办移植运动会的三大目标。

器官移植是20世纪医学发展的巨大成就之一,挽救了许多终末疾病患者的生命。然而,器官供体短缺问题使许多等不到合适器官的患者遗憾离世。

1978年,世界移植运动会在英国举行,这是第一次移植运动会。此后,许多国家举办了本国的移植运动会。中国移植运动会走过了20个春秋,先后在湖北、上海、天津、浙江等地举办,大大推动了中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

陈忠华表示,让公众了解器官捐献的内容、流程与意义,移植运动会是很好的途径。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历届移植运动会举办后的第二年,该国的器官捐献率会出现显著增长。

器官移植仍须完善与规范

过去20年,器官移植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卓有成效。这不仅是一批临床科研工作者努力的结果,也离不开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

2007年,国务院颁布《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并于2023年对该条例进行修订,形成《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

陈忠华表示,新增“捐献”二字,体现了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历史性进步,有助于器官获取与分配体系建设更加法治化、专业化、科学化,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更加公平、公正、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得到进一步维护。“相信在《条例》的指引和规范下,未来我国器官移植的规范化程度将大大提升。”

谈到未来中国器官移植领域如何发展,陈忠华认为需要关注两件事情:推动我国脑死亡立法或相应配套的法规制定,加大对异种器官移植的研究力度。

目前,我国以《脑死亡判定标准(成人)》和《脑死亡判定技术规范》为代表的文件只是一个医学标准和医疗行为规范,以至于相关医疗行为在遇到民事和刑事纠纷时,仍然缺乏具有法律效应、较高级别文件的保障。

异种器官移植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在陈忠华看来,只是“通过有限的基因编辑技术”解决了“一百公里长跑中第一公里的事情”,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健康人有很多梦想,而患者只有一个——健康。”每届移植运动会,陈忠华都会讲这句话。他希望,未来更多人参与捐献事业,点燃更多等待器官移植患者的希望。

《中国科学报》 (2024-06-12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我国卫星数据通信方式迎来重大变革 固体核磁共振新进展!
新生开学,导师:8点要做,3点不要做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