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锐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1-26 6:17:8
选择字号:
最小、最轻、最快的微型机器人来了
有望用于人工授粉、搜救、环境监测等

 

本报讯 春夏之际的池塘里,总能看到长着6条大长腿的“大蚊子”趴在水面上。一受惊,它们就施展“水上漂”“凌波微步”等绝世神功,快速跑掉。

这种“大蚊子”叫水黾,是一种常见的小型水生昆虫,它们在水面张力的支持下以每秒1米多的速度滑行。受水黾启发,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两款微型机器人——MiniBug和WaterStride,它们是迄今最小、最轻、最快的全功能微型机器人。

研究团队在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日前召开的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国际会议上表示,这类微型机器人有望用于人工授粉、搜救、环境监测、微型制造或外科手术等领域。

MiniBug重约8毫克、WaterStride重约55毫克,二者都能以每秒6毫米的速度移动。

“尽管移动速度仍然慢于它们的原型生物,但与其他微型机器人相比已经很快了。”该研究主要作者、华盛顿州立大学博士生Conor Trygstad说。作为飞钓爱好者,他经常观察浮在水面上的水黾,并研究它们的运动方式。

微型机器人的关键在于使其移动的微型致动器。Trygstad用一种新的制造技术将致动器进一步小型化,其总重不到1毫克。

“这些致动器是有史以来为微型机器人开发的最小、最快的。”领导该研究的华盛顿州立大学副教授Néstor O. Pérez-Arancibia表示。

研究人员介绍,该致动器使用了形状记忆合金材料。这种材料是有“记忆”的合金,能够随压力或温度变化而变形,且能恢复到初始形状。与驱使机器人移动的传统致动器不同,这类合金不需要配备任何移动部件或旋转部件。

“它们的机械性能非常好。超轻致动器的开发为微型机器人研制开辟了新领域。”Trygstad说。

上述微型机器人的致动器由两条直径为1/1000英寸的微小形状记忆合金线制成。只要有微小的电流通过,合金线就可以被加热,且极易冷却,这使机器人能够以每秒40次的速度拍打“鳍”或移动“脚”。在初步测试中,该致动器能够举起自身重量150倍的重物。

目前,WaterStride能通过拍打动作移动,但真正的水黾会通过更有效的腿部划动来移动,这是其速度远超微型机器人的原因之一。此外,研究人员希望参考另外一种昆虫,开发出一种在水面以上和以下均可移动的机器人。

研究者还致力于使用微型电池或催化燃烧法,使机器人能够完全自主,不受电源的束缚。

(徐锐)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09/IROS55552.2023.10342518

《中国科学报》 (2024-01-26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